“肉烤熟了,肉烤熟了!”

夜色徹底黑下來,倪一扯著嗓門叫喊著,阿多也跟著嚷嚷幾句,好像這事有他兩人的功勞。

旁人則道:“急什麼!再等等!”

此番隨同郭寧前來莒州的,有個新的護衛首領,便是箭術絕佳,一箭命中拖雷的野狐嶺潰兵張紹。

在隨同郭寧突襲拖雷本部的時候,趙決的肩膀受了傷,因為箭簇切過一處重要筋腱,到現在還屈伸不利,想要恢復當年那般神射,至少得經過小半年艱苦訓練。

這樣的傷,張紹也受過。他在野狐嶺戰場受傷,又在河北受涼著水,傷勢足足過了一年半才痊癒。好在一旦痊癒,就與健康時並無不同,所以趙決倒也不擔心。

因為這個緣故,眾人回程的時候,就只能看著張紹張弓搭箭,展現射術。他射了好幾只南下越冬的灰雁,當作晚上野營的牙祭。

這會兒燕寧帶人在路旁立了個鐵架子,將張紹射下來的鳥兒洗剝乾淨,抹了些鹽,放在鐵架子上緩緩旋炙。北人烤肉,本不必那麼複雜;這種做法,乃是南朝宋人喜歡的,燕寧的天勝寨這裡,常常與宋人的商賈往來,學了這一手……口味確實好。

沒過多久,一整隻灰雁烤得通體金黃,表皮焦脆,油脂不停滴落下來。而香氣瀰漫,令人人食指大動。

郭寧聞到了香氣,才睜開眼睛。

原來也沒過多久,就只是一支灰雁烤熟的工夫。

他揉了揉眼,從毛皮堆成的氈包裡坐起,看看四周,覺得身體有些僵硬。那是東面大洋深處,深邃溼重的空氣不斷洇入內陸的緣故。

這幾年的天氣一年冷過一年,這會兒才十月末,晝夜的溫差就大得嚇人。郭寧一路行來,見到許多河流已經結冰了,哪怕在篝火旁,也能感覺到寒意驟起。

此番郭寧長途往返磨旗山,用意並不在廝殺,而在於向山東地方豪傑們展現定海軍奔襲斬首的能力。

只要是聰明人,一定能夠理解郭寧此行所帶來的巨大威懾。這種威懾力,足以抵銷甚至摧毀楊安兒、劉二祖多年經營地方所造成的控制力;這就是一個始終盤踞在山東的,小一號的蒙古軍,任何時候都能掌握戰場主動權,欲戰則戰,欲走則走,進退自如。任何人與之為敵,只有反覆捱打的份!

楊安兒和劉二祖既然要響應李全,那必定諸事箭在弦上,不容半途而廢,郭寧有十成的把握,知道他們一定會屈服。

當然,雙方達成協議以後,郭寧也沒有在磨旗山久留。

那地方終究是楊安兒的地盤,他一聲令下,保不準能在四鄉八寨召集起上萬人來。萬一把柺子馬輕騎層層圍裹了,也是麻煩。所以郭寧確認約定後,當即收兵。

兩百騎照舊疾行,只兩個時辰,就離開了莒州,進入密州境內。

這一帶,乃是兩州交接處的山地。南面有楊安兒重兵佈置的隘口,喚作五蓮川的。而山地本身,喚作九仙山,山中峰巒十有一,磐石十有八,也是自古以來奸徒亡命出入之處。

這山間最有力的一隊土賊,首領喚作高歆。此人以擅使雙槍著稱,部下雖只數十人,卻頗剽悍。又因為高歆的祖上原是官宦人家,讀過書,不是尋常粗鄙之賊,故而與燕寧有些交情。

此前郭寧和蒙古軍大戰的訊息,高歆也曾聽說過。前日燕寧來到,細細講述連場戰鬥中的所見所聞,高歆聽得如痴如醉,於是決定向郭寧靠攏。

終究楊安兒在地方上,還做不到如臂使指,或多或少總有些不服他,或者與他敵對的力量在。郭寧所部騎隊,便是得了燕寧的介紹,藉著高歆的掩護,這才長途往來,並無阻礙。

而回到此地以後,騎隊便脫離了楊安兒所部能直接控制的範圍,可以優哉遊哉折返萊州去了。

這會兒相貌俊朗的高歆正取了罐蜂蜜出來,小心翼翼地往大雁身上塗抹。一邊抹著,他一邊對趙決等人講述九仙山裡的傳聞瑣事。

據他說,南朝宋國強盛的時候,有個姓蘇的大文人在密州當知州,這蘇知州常常流連此地,還寫了一首江城子,赫赫有名。

說到這裡,高歆吟詠了這闕詞給眾人聽,眾人連連叫好。

郭寧也大讚了一聲。

他讀書少,乏文采,但鑑賞能力居然不差,只覺這一闕詞氣象恢宏豪邁。其“千騎卷平岡”一句,正合郭寧所部此來千騎席捲之勢,而“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又正是郭寧的夙願了,聽來實在暢快。

聽到郭寧的讚歎,前頭眾人一齊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