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漢兒(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董進是家住小清河畔的年輕獵戶。他身上斜挎一口大弓,腰間帶著滿滿一囊箭,身後背一個大筐。筐裡坐一個圓圓兩眼的小娃兒,懷裡抱著幾個餅。
他正帶著家人逃難。
站在一處陡坡下頭,董進擠出笑容,刻意用輕鬆的語氣說道:“婆娘,再過半個時辰,就到長白山了……前頭就是天井泉!你辛苦一下,山裡很安全!”
站立言語的時候,他下意識地回望來路,那一道水波粼粼的河流對岸,正有一縷縷黑煙繚繞不散。
想到今早村莊裡的慘狀,想到那麼多死去的人,董進心中抽痛,笑容忽然就消失了。
董進長得老相,身材也高大健壯,言語裡喜歡擺出大人樣子,其實他今年才十四歲。他的童養媳袁榛兒比他大四歲,抱著一個小褡褳緊緊跟在丈夫身後,有些擔心地摸了摸董進的面龐。
董進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獵戶,開得強弓,用得刀槍,能入山獵虎豹之屬。因為這手本事,董家在地方上積攢了十幾畝水田,還早早地給董進安排了童養媳。
袁榛兒生的體態嬌柔,不似尋常農婦那樣健壯耐勞,雖說顧念著丈夫。但這會兒她跋涉了二十多里山路,已經累得要虛脫,全靠著奔往安全所在的念想,她才勉強打起精神。
小清河沿線,是海鹽運往濟南的重要水道。沿途的百姓平日裡耕種,閒暇時候或者做漕丁,或者做私鹽販子,有時候也打劫鹽船,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說他們是民也行,說他們是賊,也行。
之前蒙古人來時,百姓們有一些逃亡入山,還有一些村寨及時服軟,給蒙古軍繳納了糧秣物資,獻上了女人和壯丁,蒙古軍也沒特別為難他們。
但這幾日裡,蒙古軍忽然翻臉。原本駐紮在淄州鄒平一帶的契丹人將軍石抹孛迭兒,聽說剛打了敗仗回來,卻又動用了數百兵力,大肆燒殺搶掠各處村寨。
至少有五六個村寨猝不及防,被石抹孛迭兒攻下了。男女皆被殺盡,錢糧物資劫奪一空。
村寨裡的居民長在亂世,人人都有些廝殺本領,奈何難敵大軍,唯有紛紛逃散。董進帶著餘下村民和同伴緊趕慢趕,總算奔到地勢複雜的長白山下,稍稍脫離了敵人的追捕。
袁榛兒待要說話,董進眉頭一皺。
南面,他已經聽到了泉水的聲音,那是經冬不涸的天井泉,正沿著船道峪流淌。但在北面,呼嘯而過的風聲裡,好像帶了些別的?
袁榛兒擔心地靠在董進懷裡,緊張地看看丈夫的神色,然後向坐在筐裡的孩子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孩子用力點了點頭,抿住嘴,把眼睛也閉上了。
董進凝眉傾聽半晌,沒錯了,那是敵人在哇啦啦地大聲叫嚷!
“石抹孛迭兒的人,不過,他們是從沫湖頂過來,路過這裡。”董進道:“有點巧,來不及攀過坡去。”
見妻子滿臉驚駭神色,董進安慰道:“一切有我。”
夫妻兩人帶著孩子,躲到了山路旁一塊巨石後頭。
袁榛兒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裡。董進想了想,把腰間的箭囊解下,放在身前,又抽出五支箭,紮在面前的泥地裡。
沒過多久,五名騎兵出現在了山道上。每匹戰馬後頭,用繩索牽了兩三頭驢子。每頭驢子身上,都掛了大大小小的包裹。
看得出,大包裹裡面裝的都是糧食,而小包裹則裝了零零散散其它東西,有的包裹破了,露出裡面的綢緞或者金銀器具。有些包裹帶著鮮紅的血,隨著驢子的行進,血液一點點灑在地上。
包裹太多太重,又是山路,驢馬走得不快。
一名騎兵小心翼翼地控著馬,嘆了口氣:“誰能想到會有這樣的事?”
另一名騎兵嘟嘟囔囔地道:“那麼兇橫的拖雷王子,那麼多的蒙古騎兵,居然會輸……定海軍那位郭節度著實厲害,不愧是惡虎!你們聽說了麼,我們當時打的那一支兵馬,根本就不是郭節度的本部,是他的部下郭仲元臨時糾合起來的散兵遊勇!”
另外數人默然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