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人潮(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件事,是蒙古人的信心,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很多。他們這一次突入中原,打破的城池極多,已經總結出一些攻城的辦法了,我們還用老眼光看他們,反而落得被動。”
圍城打援,務求破敵於野外,這是蒙古軍慣常的套路。自郭寧以下的定海軍諸將,都是深悉蒙古軍長處的宿將,所以此次調動蒙古軍,便是利用了這一套路。
但正因為他們太瞭解蒙古軍了,反而沒有算到蒙古軍的信心如此增強。如今蒙古軍竟然選擇在野戰之前攻打城池,那麼海倉鎮的防禦,必將承擔可怕的壓力。
在這上頭,昨日裡蒙古輕騎的突襲,已是徵兆。但這徵兆並未引起眾將的警惕,因為蒙古軍對此,顯然作了提前的準備。他們派出的輕騎,是從三四百里外緊急徵調來的。
己方在檢視蒙古輕騎的屍體以後,便誤以為蒙古軍主力尚在遠處,而己方尚有足夠時間準備……這一來,便落入了蒙古軍算中,導致在第一次被突襲之後,還遭第二次突襲。
如果再往深處考慮,蒙古軍的主力顯然駐紮在距離萊州不遠處,這才能夠實現這場襲擊,他們會在哪裡?
“這便是我們沒有算準的第二件事……”郭寧稍稍沉吟,慢慢地道:“完顏撒剌對山東東路的掌握,比我們預料中更薄弱。蒙古軍的精銳部隊,早就能自如穿越他設在益都的防線。”
“完顏撒剌這廝……投了蒙古?”李霆咋舌:“他可是正三品的大員!”
駱和尚沉聲道:“完顏撒剌若投了蒙古,仗就不是這打法了,問題出在濰州。”
移剌楚材張了張嘴,待要說什麼,郭寧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駱和尚的判斷,十有八九是真的,但濰州那邊竟與蒙古人合作,可不是單純的叛徒那麼簡單。
這件事,倒不必在此細論了,眼前這仗打贏以後,自然會有個說法。
對戰局影響巨大的是,蒙古軍既然能自由穿過淄水、朐水兩條防線,他們就不是疲兵,而是養精蓄銳之兵。他們潛入山東,可謂難知如陰,而一旦發動,必然動若雷霆。
“他們來了!”
始終在觀望局面的馬豹驚呼一聲。
就在諸將談論片刻的時間裡,蒙古軍黑壓壓地逼近。昏黑天色下,只能藉著松明火把的照亮推算,應該是二十個百人隊的規模。所有蒙古軍盡皆下馬,手持鐵盾,洶洶掩上。
汪世顯麾下的弓箭手全都登上了外牆,這時候也用不著瞄準,對著外圍夜幕全速開弓射擊便是。
但蒙古人真是勇敢異常,他們頂著箭雨向前,縱有死傷,所有人的腳步卻既不放緩,也不加速。偶爾一處松明火把落地,能隱約看到某人被箭矢貫入軀體,受了重傷。但即使如此,那人也不發出咆哮,只是默然倒地,而後隊毫不遲疑地踏過前隊傷者死者的身軀,如浪潮堆疊向前。
蒙古高原酷烈的環境,造就了這樣堅韌可怖的戰士,造就了他們無視生死的性格。他們的悍勇之氣,令人震撼。
這一批蒙古人仍不攻打營壘,而是飛快地推翻、搬離著汪世顯設在外壕的零散防禦設施,包括柵欄、鹿角等物。
而汪世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部下們以壯丁居多,自然不敢出外驅離……那實在也和找死沒有兩樣。
郭寧所部是決定勝負的倚仗,更不會輕舉妄動。
須臾間,營壘外圍便被徹底掃清。
------題外話------
明天后天孩子中考……這幾天工作上的事也有點傷神,估計都會寫得短些……讀者老爺們姑且湊合一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