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難(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這局面,已經是蒙古人最喜歡的那種。
己方若退,蒙古人就會逼近,同時還會好整以暇地不斷射擊,製造巨大殺傷。己方若進,蒙古人則策騎奔逃,同時繼續放箭挑釁,而退到一定的程度,蒙古軍的主力就擺著口袋陣等著。
這一套,駱和尚當年見得多了!
那麼,接下去,進還是退?
兩軍都是騎兵,廝殺時煙塵漫天,人馬如行於雲霧,遠遠眺望,若隱若現。直到此刻,兩軍瞬間拉開了距離,而戰場上原本高亢異常的喊殺聲和武器撞擊之聲也為之低落,遠處眺望戰局之人才稍稍鬆了口氣。
“真是場好殺!”
氣還沒松完,又有人沉聲道:“繼續看著!”
“是!是!”
說話之人,並非拖雷和他的部下們,而是一支勒馬立於三固山間的精銳士卒。
三固山是漢時郊祀之所,由三座山峰並排而成,東者多石多樹木,居中者最高,西者雄壯寬闊,而三山向北,丘陵到平原之間,更多密林、深草、山溝和石洞。
郭寧控制萊州沒多久,就遭逢蒙古軍來襲,壓根沒空勘察這些地形複雜的區域。而蒙古人乍到此地,其輕騎探馬縱有嚮導,也難以深入。
所以,這一隊兵將雖然身處戰場邊緣,卻大都神色閒暇,全不緊張。
這批人,便是楊安兒和他的部下們。
山東東路的地方勢力犬牙交錯,蒙古軍與定海軍數日來連場惡戰,受其影響的更不僅在兩家。只楊安兒眼中,戰場周圍至少有四五撥不同來路的探馬觀瞧。
但只有這批山東地界上的地裡鬼們,才能夠自如迫近戰場,視定海軍和蒙古軍皆若無物。
楊安兒數月前折返山東後,初時揮軍轉戰各州,聲勢巨大,先後動用萬人以上的兵力,圍攻益都、諸城、莒縣等地,又聯結劉二祖的勢力,攻打泰安州、威脅東平府。
但因為金軍尚有控制主要城池的力量,楊安兒所部發起的幾次攻勢都不成功,徒然消耗了他在各地願意合作的同伴。
所以到了最近兩個月,楊安兒屯兵於膠西、高密等地的山路隘口。一方面依託大量山寨控制地方、積蓄實力;一方面派出親信,往各地聯絡、鼓動豪傑。
結果,沒過多久,郭寧來到。
這位定海軍節度使才上任沒幾天,就把楊安兒在萊州的許多安排連根拔起。使得楊安兒等人只有苦笑。
楊安兒自然明白,郭寧絕非朝廷忠臣,但他也同樣絕非楊安兒一路。這一條惡虎忽然盤踞萊州,實在讓楊安兒不知如何是好。
郭寧的問題剛擺到桌面,隨即又是蒙古軍殺到,天地翻覆。
蒙古軍的到來,於楊安兒來說,有喜有憂。
喜的是,包括完顏撒剌和郭寧在內,朝廷在山東佈設的兵力必將遭到蒙古軍的重創。蒙古軍所過,各地的軍政體系盡數被摧毀,楊安兒正好乘勢而起。
憂的是,蒙古軍所摧毀的東西太多了,他們不僅是大金國的敵人,更是徹底的破壞者,是億兆百姓的天敵。
楊安兒畢竟不是視百姓如草芥的朝廷,既然號稱反賊,相對於大金國的高官貴胄,他總是更有人性些。
而他在山東最大的優勢,便是自己在地方上的巨大號召力,動輒能使一地百姓景從。若蒙古軍殺到,而楊安兒全程坐視,他本人的仗義名頭便難維持,而百姓們對他的期待必然動搖。
此時楊安兒親自深入萊州,觀望戰局,實在也是他身處兩難的局面,非得親眼看看蒙古軍和定海軍的勝負。不如此,沒法作下一步的決斷。
他雖是賣鞍材的小商販出身,畢竟從軍多年,很有眼光,此時探手指點,侃侃而談:
“蒙古軍特擅敵前進退,便如此刻。他們騎術精良、戰法嫻熟,意志堅定、經驗豐富……誠為強敵!”
“元帥的意思是,蒙古人開始奪回主動權了?”
楊安兒稍稍思忖:“那倒也不是……我總覺得,郭寧的手段不止於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