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他們這些知識的,一定是大金朝的自家人。

比如前年在烏沙堡投降蒙古的石抹明安、郭寶玉等人,去年在威寧投靠蒙古的劉伯林、夾谷常哥、石抹高奴等人。

十有八九,這會兒又有人投降了。否則蒙古軍又不是兩脅生翅。無論如何,不該這麼輕易越過燕山。

只不知,投降的是誰?或許是駐守飛狐口的萬戶趙珪,或許是駐守逐鹿隘的副統軍王檝。這些人固然都是大金國中地位甚高的武人,但眾所周知,地位愈高的武人,愈是膽怯怕死。

真要是面對著蒙古大軍,他們做出什麼選擇,汪世顯都不驚訝。

甚至苗道潤、張柔等人也有嫌疑。畢竟那位成吉思汗著實胸懷似海,只要你儘量去習慣蒙古人的那套習俗,投靠蒙古人獲得的,一定比大金國能給的多些。

汪世顯忍不住重重嘆氣。

此時,他帶著幾名親信部下,正站在營地外沿的高坡,在高坡下方,軍人的呼喊聲、號子聲、馬匹的嘶鳴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嘈雜的聲浪撲面而來。

甚至其中還有女子的尖叫哭罵之聲,那倒不是被擄到營裡的婦女,而是周邊屯墾百姓的家中妻小。那些婦孺,很多都託庇於饋軍河營地,在營裡做些縫補活兒或者下廚。

畢竟饋軍河營地的位置易守難攻,加上週邊林地、高坡、湖澤錯落,又有田畝分佈左近,堪可自給自足。而郭寧為首的諸將又不盤剝,甚至對百姓們還挺寬和。

如今時局下,在附庸百姓們的眼裡,此地已是做夢都難有的安樂窩。

現在,這個安樂窩忽然傾覆了。

汪世顯本不希望蒙古人到來的訊息太快傳出去,但這是沒辦法的。過去數月,將士與本地百姓們處得不錯,此時狼煙落到眾人眼裡,軍情便沒法隱瞞。

於是開始麻煩了起來。

為了應對眼前的局面,郭寧和親近部屬們制定過許多計劃。可事前的計劃再怎麼完善,終究要落到實際。而實際上,許許多多的人,根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這個現狀。

有些百姓開始地絕望地與士卒們爭辯著,試圖堵著倉庫或營帳的入口,不讓將士們出入。好像這樣就能阻止將士們離開,能讓他們的安樂窩繼續維持下去。

也有些婦女哭著伸出手,死死抓住裝載物資的大車,祈求將士們離開的時候,能帶上她們,至少,帶上她的孩子。

可這時候,明知蒙古軍即將到來,將士們又怎可能耽擱?

越是經驗豐富的將士,越知道蒙古人有多麼可怕,這時候他們恨不得拋棄一切非必要的東西……偏偏大亂之下,人是最累贅的,而多了累贅,那真會要命!

眼看著營中百姓紛擾,有些性子急躁計程車卒直接就拔出了刀,用刀身敲擊盾牌大聲吼著,想要嚇嚇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

喚作平時,百姓們早就退讓了。可現在,蒙古軍就要來了啊……

這幾年來,百姓們或者親身接觸過,或者聽到過太多太多蒙古軍的兇殘,他們本來就已經被鮮血和恐懼所壓倒,又怎麼會放棄眼前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

眼看著局勢越來越亂,拔營的安排推進到一半,竟慢了下來。

這時候,真不能容婦人之仁!汪世顯的臉上殺氣一盛,看看左右的親衛。

他待要下令,一名親衛從坡地後頭奔上來:“都將,呂家小娘子求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