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前驅(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略壓低些聲音:“六郎,他們也是無奈……”
“怎麼講?”
“六郎的建議,是俞氏等安州大姓出面,招攬人丁,重設保伍,以恢復當地的農桑,而我們則負責這些保伍的安全,包括巡警盜賊等。這對我們,對俞氏等大姓,乃合則兩利的好事。但俞氏始終猶疑,皆因我們這些人的身份模糊,而風頭又太勁了,必將引來朝廷的忌憚。”
邊上有人啐了一口,冷笑道:“成千上萬的將士流落各州,衣食無著,恍如行屍走肉的時候,這些人只當看不見;如今咱們聚合成軍,要自家找路了,他們倒擔心我們觸怒朝廷?”
原來是李霆來了。
兩人見過,汪世顯繼續道:“俞氏等大族雖與徒單航不睦,卻沒有公開鬧翻。他們這些人,都是有家有業的,顧忌很多。沒有朝廷的允許,他們不敢和我們糾纏太深。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咳咳,六郎,俞景純兄弟二人有個建議。他們說,六郎若與安州徒單刺史合不來,那或許,可以向雄州、向保州等地的官員求個名義。只要有一個名義在手,那……”
郭寧笑著搖了搖頭。
他抬手撓了撓下巴,短而硬的胡茬發出沙沙響聲:“俞氏之所以不敢和我們公開合作,無非是畏懼朝廷,擔心和我們走得近了,會引發朝廷震怒。不過,就在今日或明日,他們就該明白,朝廷沒什麼可在乎的。他們的擔心,也毫無必要。”
“今日?明日?”汪世顯猛地打起了精神:“六郎,你可有把握?”
“楊安兒要動手了,不在今日,就在明日!”郭寧頷首。
汪世顯想了想,雙掌一拍,哈哈笑道:“那,我這就出發,再去一次新橋營!”
李霆疑惑道:“你們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呢?怎麼又扯上了楊安兒?”
郭寧道:“此前靖安民擺出一人來此的姿態,後繼我們卻偵知,他有部屬數百人駐在遂州,時刻準備接應。而慧鋒大師帶人一路監視著此部,以防萬一。靖安民離去以後,那數百人也跟著他退走,卻沒有回涿州大房山,而是往正北去,到了易州郎山寨駐紮。”
“沒錯,可靖安民的動向,和楊安兒有什麼關係?”
昨日郭寧和靖安民已經達成默契,有些話不必說開,各自都明白。郭寧瞥了眼汪世顯,汪世顯反應甚快,立即出面解釋:
“靖安民在德興府的時候,與駐軍雞鳴山的楊安兒是老交情。楊安兒有什麼打算,靖安民心裡一定明白。他帶著部屬轉到易州郎山寨,便是不願牽扯進涿州之後的大亂局面,所以,楊安兒確定無疑地將要造反了,他會在涿州鬧出絕大的動盪!”
“那麼楊安兒造反,和六郎你說的……”說到這裡,李霆也想明白了。
楊安兒是什麼人?他是泰和以來,大金疆域中最為赫赫有名的大反賊。說到造反,沒有人比他更擅長,更有經驗了!郭寧早就說過,此人合該是用來清掃朝廷勢力的最好工具!
楊安兒忽然起兵,那聲勢必然驚天動地。中都路南部的各州,一定會陷入兵荒馬亂。鐵瓦敢戰軍也必定會痛擊周邊各路官軍,盡情地洗劫各地府庫,然後再大搖大擺地啟程南下。
這一來,朝廷的力量將會再一次遭到掃蕩。如果說此前各軍州還能勉強維持體面,擺出威嚴架勢,那麼楊安兒起兵之後,各軍州便徹徹底底成了空頭的軍州。朝廷在這一帶還能控制的,大概也只剩下各位節度使、刺史所處城池的城牆以內了。
當諸州陷入混亂,任何人想要自保,首先就得擴充自家的力量。原本就有實力的各家,更必定會合縱連橫,忙個不休。到那時候,誰還會顧忌朝廷的想法?那不是迂腐極了麼?
“好!好!”李霆揮了揮拳,滿心歡喜地獰笑出聲:“楊安兒動手以後,咱們怎麼辦?這樣的好機會可不能錯過,要我說,不妨……”
郭寧看到轅門方向,劉成正匆匆走來,連忙向李霆搖了搖頭。
當潰兵首領們商議的時候,身在定興縣裡的唐括合打,正在巡視城防。
城外的淶水靜靜地流著,河水兩岸,綠意已生。有零星的農夫在田野間走動探看,為春耕做準備。雖然河北連遭大旱,但淶水周邊的田地還是很不錯的。唐括合打去年想辦法括取了數百畝,轉而以之招墾設佃,用田地的原主人為自家耕種。
唐括合打在女真人當中,算得擅長經營的。所以他常常登上城頭眺望自家的田莊,盤算著能在這片土地攫取多少利益。
但今日登城,他卻沒那個心思,而是憑著鐵瓦敢戰軍都統的名義,認認真真地召集了定興縣裡的射糧軍,仔仔細細地驗看了他們的武器配備,然後帶著他們登城,派遣他們一隊隊地在城頭守把。
這對唐括合打來說,是很久沒有的經歷了。他太胖了,身體也虛弱,這會兒身上套了件輕甲,愈發沉重。從登城馬道上來的時候,他就覺得膝蓋痠痛;沿著城牆走了大半圈,更是滿身大汗流淌。
他不得不找了一個墩臺休息。
坐了一會兒,他問身邊傔從:“楊安兒怎麼還沒到?再派人催,就說,我有要事相詢,請他儘快!”
傔從還沒顧得上答應,也不知哪裡來的一陣陰風,猛地吹到了唐括合打身上,使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