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條件(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一事態更加惡化,誰能擔得起責任?
“九郎君,你在村寨中穩坐。我出面,去看一看情形。”
國咬兒下定了決心。
楊友皺眉:“這些賊廝……等天明瞭,咱們召喚各部齊聚,立將他們一掃而空!和他們談什麼?”
“他們既然堵著門邀約,必定有其憑藉。他們已經成了勢,休提再提什麼一掃而空了!咱們要做大事,不能被小敵牽扯住了手腳。”國咬兒再看看手中鳴鏑:“再說……嘿,老汲說不定在他們手裡呢!他是元帥的臂膀,怎能有失?我得去看看!”
鐵瓦敢戰軍的鈐轄、都將們,包括汲君立在內,都是楊友的叔伯輩。國咬兒既這麼說來,楊友便沒法阻止,
“你領五十甲士去,我帶人為後繼……若情形不對,就來硬的!”
“不必,我帶傔從兩人,足夠了。”國咬兒從牆上攀下來的時候,又想到一事。
這一晚上,真是忙昏頭了。
他拍拍自己的額頭:“韓人慶的部下們,還有幾個沒跑出去?適才突入村寨之人,應該也被我們抓了幾個?九郎君,麻煩你去稍稍轉圜,請他們來,如果能問出點底細,或許……”
“已經全都砍了頭,推進西邊溝裡去了。”楊友道。
“什麼?”
楊友理直氣壯:“這些人狗膽包天,敢來捋我們的虎鬚,不殺掉,還留著過年麼?早就殺了!”
國咬兒咳了幾聲。火光掩映下,他額上的皺紋恍如溝壑,瞬間變得更深了:“也罷,就這樣罷,九郎君,你在此地小心守把,我去去就來。”
不待楊友搭話,他招呼兩名士卒搬開門扉,大步出外。
他沿著荒廢道路不斷前進。道路兩旁的野地裡,不知何時出現了沙沙的腳步聲,有人不遠不近地跟隨著,保持著距離。
應該是弓弩手,國咬兒默默地想,數量不多,怎奈敵暗我明。
奇怪的是,走了好一陣,並沒有人來迎接,也沒人攔阻,道路前方始終一片空曠,距離南面火把晃動之處愈來愈近。
一直到他站在了道路兩旁的火光掩映之下,才看清大路上堆著的那些是什麼。
便是汲君立帶出去追擊的部下們,足有四五十人之多。這些國咬兒很熟悉的同伴,一個個都傷痕累累的躺著,渾身捆得不能動彈,只偶爾顫抖兩下。或許因為傷勢、恐懼和羞辱,他們許多人都垂頭向地,閉目不語。
有人注意到國咬兒來了,才一下子精神起來,拖著繩索在地上蹭了一段,嗚嗚地嚷幾聲。國咬兒注意到,所有人嘴裡都塞了東西,有的塞了碎布,有的乾脆就塞了滿嘴的乾草和土。
這是何等羞辱!
國咬兒再怎麼老練,也不免發怒。他不管不顧地大步向前,俯身猛扯開一人嘴裡的碎布,連聲問道:“不必擔心,沒事了!老汲呢?他還活著麼?”
“足下是說汲君立麼?他還活著,在後頭,轉過彎就能看到。”身邊有個聲音溫和地道。
國咬兒心情急切,慌忙起身往後頭去。走了兩步,才聽得自家兩個傔從齊聲驚呼:“都將!小心!”
國咬兒這才反應過來,他猛地退開半步,探手按住腰刀。
“什麼人?”他厲聲喝道。
這時候他才發現,適才言語之人就坐在一堆俘虜邊上。這人穿著一身灰白色的盤領戎袍,腰間左右,各懸著長刀和鐵骨朵。
因為盤領戎袍乃是大金軍中常見服色,俘虜們當中,便有好幾人這般穿著。所以這人安然坐著,夜色掩映之下,國咬兒竟沒注意。
見國咬兒露出警戒姿態,這人輕笑了兩聲,起身走到火光之下。
原來是個高大的年輕人,面容頗顯疲憊,眼窩很深,眼神銳利卻不張揚。年輕人拱手施禮,說話是漠南邊陲口音:“來的可是楊都統麾下,國咬兒將軍?”
“我是國咬兒。”
“久仰,幸會。”年輕人微微頷首:“我乃昌州郭寧。冒昧請足下來此,是想談個條件。”
國咬兒謹慎地又退了半步:“昌州郭寧?你便是昌州烏沙堡的郭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