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匯合(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是奇哉怪也。
兩人跟著呂樞,一路走到郭寧的住處。
落座寒暄兩句,呂函便端來了食物。這速度,竟似是一直準備著的,臨時生火加熱便好。
食物本身很粗劣,無非是混著野菜葉的稀粥,還有用豆麥粗糧烘出的餅子。
郭寧著實又渴又餓,當下端著木碗,將稀粥大口喝完,把碗底也舔了乾淨。熱湯熱水在肚子裡晃盪,讓人很舒服。抬起頭看看,汪世顯正文雅地慢慢吃著,而屋門外頭幾個娃兒探頭探腦,覷著餅子流口水。
郭寧笑了笑,拿起兩張餅子走到門外,按照孩子們的數量,掰成差不多大小的小塊,一人給了一塊。
小孩兒們大喜而散,呂函卻跟了出來,神情有些不快。
“咳咳,我把蕭好胡和他的重要手下都殺了。”郭寧道。
“太危險了!以後不要這樣!”呂函低著頭說。
“也沒什麼危險,那廝不是我的對手。”郭寧哈哈笑了兩聲。
他的下頜有處乾燥皸裂的小傷口,約莫是喝了熱湯的緣故,有些發癢,抬手一撓,密集的胡茬發出沙沙響聲:“娃兒們都很餓了,再去取些食物,讓大家吃飽吧。就在今日明日,渥城縣裡的徒單刺史,和新橋營俞氏,都會派人來送禮拜問。到那時候,吃穿用度就不用擔心了!”
“送禮?徒單刺史和新橋營俞氏,怎就會來送禮?”汪世顯的耳朵很靈。他捧著木碗出來,連聲問道。
郭寧反問:“我記得安州這裡,是在去年十月末,得到朝廷提升本地軍轄兼巡捕使為都指揮使,設立都軍司的命令。世顯兄有沒有想過,徒單刺史為什麼到現在還未能組建安州都軍司?他又為什麼如此看重蕭好胡?蕭好胡在掃蕩諸多潰軍以後,又為什麼立即召喚新橋營俞氏來見?”
不是說禮物麼?怎麼又提起這些?
郭六郎你真的變了啊,說話都不似常人了。
一連串的問題,簡直要把汪世顯打個趔趄:“咳咳……六郎,還是你來說說,我聽著。”
“徒單航是中都貴胄子弟,族中皇親國戚、重臣宿將無數。他本人也是有名的後起之秀,雖然外任,卻有雄心。我想,他謀求順天軍節度使的意圖,世顯兄一定也是知道的。這等人物,身為本州刺史,卻不能蒐集兵馬壯丁為一都軍司,原因無非是地方大族的掣肘。”
“便是俞氏為首,新橋營附近那幾家了!”
“沒錯!”郭寧侃侃而談:“徒單刺史滿心想要於沙場立功,報效朝廷。可過去兩年裡,安州的戶口已經少了四成,壯丁數量已經去了六成,地方困弊至極,民心早已動盪。安州本地的大族大姓們,誰還願意把兒郎們遣到沙場送死?他們自然會竭盡全力,百般阻撓。所以徒單航才打起了安州境內潰兵的主意。”
說到這裡,郭寧嗤笑一聲:“蕭好胡這廝,可沒什麼好名聲。徒單航為何還要用他?只不過想藉著這條瘋狗,去咬一咬地方宗族罷了!而蕭好胡也是賣力,他一旦掃蕩諸軍,立刻就集合人手,威懾俞氏等族……”
“可蕭好胡被六郎你殺了啊?”
“蕭好胡一死,高陽關那邊的奚軍數百人必然大亂,徒單刺史則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直接控制奚軍。在這個過程中,我郭六郎有時候是徒單航用來威嚇奚軍的工具,有時候則是他允諾奚軍報仇雪恨的目標,也有可能某個時候,成為徒單航下一個都軍司的主官……官場權術無非如此,但前提是,我最好能在饋軍河這裡,老老實實待著,不要妄動,以免局勢再生變數。”
“嘶……”汪世顯倒抽了一口冷氣:“那,俞家莊那邊?”
“安州地方的射糧軍、牢城軍,歷經連年抽調,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徒單航只是一個空頭州將,俞氏等族遂能陽奉陰違。如果徒單航手底下有了三百如狼似虎的奚軍為憑,你說他能做到什麼程度?他有了一個都軍司,想繼續徵兵,再設一個都軍司,行不行?他想催一催地方上納糧完稅的進度,行不行?他想通括戶籍,看看地方大族名下驅口的來歷和數量,行不行?”
“他本有朝廷官員的位分,手中再具實力,自然是行的。”
“那麼,俞家莊那邊,只要有一個聰明人在,就不會容許徒單航能安穩控制奚軍。總得找個機會,讓奚軍分崩離析了才好。那麼,奚軍的天敵是誰?”
“呃……”
汪世顯待要回答,拿了餅子出去快活大嚼的孩子們,呼啦啦又跑了過來。
為首的還是呂樞。
“有一隊人過來。他們帶著很多箱籠,還有馬。我讓他們在外頭等著!他們說,有六郎你的信!“呂樞喘著粗氣說完,遞給郭寧一份書信。
開啟一看,上頭洋洋灑灑,寫了許多文字。郭寧不耐煩看那些客套,直接轉到最後,上頭說道:“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庶務繁忙,不克如願,謹遣宅老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恭啟。”
文章最後,署名正是徒單航,還附了一個龍飛鳳舞的花押。
“此君倒是一手好字。”郭寧道。
“禮物呢?有些什麼禮物?”汪世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