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抬頭輕舒了一口氣:“啊,不過也算是重新出發了。自從綾部走後。”

辰己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下這個話題。

如果說《火花》把兩個搞笑藝人為了夢想奮鬥,卻在現實的艱難中屢敗屢戰,最終無奈解散收場的故事,寫滿了青春的激情和無奈。

那麼現實中的“PEACE”這對組合的故事,則更像是這個故事的後續一般。

人們都盛產又吉這本書寫的是他之前的組合“線香火花”的故事。

線香火花,像繩子一樣的煙花,點燃末端後就會發出絢麗的煙火,逐漸燃燒變短,直至熄滅。

就像這對組合一樣,雖然經歷過短暫的絢爛,但最終難逃黯然解散的結局。

又吉在組合解散後,就和綾部組成了組合,又吉做超強腦洞派裝傻役,綾部則是張弛有度的吐槽役,兩人憑藉著事態發展超預想風格的漫才,一路闖到了M1大賽決賽,並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成為了賣好又叫座的漫才組合。

在《火花》之前,兩人的地位是截然相反的—綾部算是日系帥哥,出演了不少電視劇,是個正兒八經的役者,而且憑藉著M屬性和喜歡年上的人設,在電視節目上混得風聲水起。

而又吉除了一個“喜歡讀書”的設定外,沒什麼藝人亮點;臺下內斂的他,也不怎麼吸引大眾的注意。

知道這個喜歡讀書的漫才師,寫出了《火花》。

獲得芥川獎似乎沒什麼影響,兩人在結果釋出的那一天,還在東京的劇場進行了表演。似乎一切如往常一般。

但芥川獎,還有300萬冊暢銷,足夠把一個沉默寡言的漫才師,捧上世人頂禮膜拜的神壇。

那一年和之後的一年,幾乎所有的黃金檔都有又吉的身影,他成了“住在電視上的人”。

電視劇,各種文學雜誌約稿,個人冠番,各種不可想象的跨圈通告接踵而來,甚至在搞笑綜藝上,他都是如偶像、師匠般,被人捧著做節目的。

那時的他,就像永不熄滅的火花一樣。

綾部在《閒聊007》上笑稱:“原來我是吐槽役,現在基本是像助手一樣的存在了,我在吐槽拍頭環節的時候,生怕觀眾們會喊‘為什麼要打師匠的頭!’,所以打完之後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加一句‘您沒事吧’,莫名有些後怕。”

當時這個梗玩了一年,大家都以為只是梗,結果一年後,綾部就宣佈,他要單獨前往美國出道。

“PEACE”組合的境遇,其實很多中堅藝人都經歷過,因為地位逆差、因為失去人氣、因為相方犯錯。。。不是所有人,面對自己和身邊人的變化,都能泰然處之,安然接受。

也許是觀眾的反應,也許是工作人員自然的態度轉變,甚至是遞給相方的便當比自己豪華。

很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但是心裡念頭不通達後,產生的內心隔閡,確實日積月累的。

有時候,在逆境中的義氣,和發家後的互通,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