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己掐住藤原的脖子,橫眉豎目:“你說接這份活兒的時候,可沒有和我說要男扮女裝的!”

藤原擒住辰己的雙手一使勁,辰己就不由自主地鬆手了。

他神色淡然地整了整自己的衣領,說道:“不是你想的段子嗎?為什麼到了現在反而畏縮不前了呢?這種態度不專業啊俊醬。”

辰己暴風驟雨的連續橫掃被輕鬆躲過:“我。。哪知道。。你這混蛋。。會拿隨口一提的點子。。去攬活。。別躲!讓我擊中一次!”

藤原擺出拳架,腳底騰挪展現絢麗的交叉步,還朝辰己一臉挑釁地招了招手。

辰己氣的又是幾記高抬腿,不出意外地全部落空,彎腰雙手撐著膝蓋在那裡喘著粗氣。

村田翹著二郎腿,拿著一本《文春》氣定神閒地在那裡翻著,對自己負責藝人的打鬧視若無睹。

藤原見辰己消停了,才解釋道:“我們現在第四輪漫才的商談不是陷入僵局了嗎?正好參加一下短劇節目的歌段子企劃,就當是拓展思路嘛。再說了,最近你在文教時事類番組待得太久了,我覺得來個破格轉換,也有利於觀眾重新記起你是個搞笑藝人這件事。”

歌段子,就是以背景樂、韻律演說和歌劇形式,來表演短劇和漫才。

雖然是偏門,但是因為其大眾性強,一直以來都盛行於世。很多藝人因為這種形式容易創造出膾炙人口的一發梗而成為這一派的擁護者。

辰己隨手拿起休息室的一個毛巾,坐了下來擦了擦汗。雖然覺得藤原所言有理,但是對於贊同他這件事本能不爽,所以他沒有回話。

他們在第三輪參賽漫才的創作上確實遇到了瓶頸,或者說,是爭議。

藤原是希望在之前的兩輪的漫才中選,他傾向於選擇日常表演中觀眾反饋較好的“活動策劃”這個漫才。

辰己則是想在第三輪上一個原創漫才,等進了準決賽(第四輪)後再在之前的參賽漫才中作選擇。

其實常規來說,因為每一輪次評委和觀眾都不一樣,所以參加M1比賽的漫才師使用一個最拿手、平時客人反饋最好的招牌段子走完所有輪次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一般來說整個賽事流程漫才師準備兩個段子就算頂天了。

畢竟每一輪就一次機會,大家都會選擇最穩妥的晉級方法。

不過辰己他們情況比較特殊,畢竟連吐槽裝傻役的位置都換了,整個漫才演繹框架都推翻重來,說是新出道的若手組合也不為過。

藤原求穩,辰己求新,說白了爭議點就是這個。

辰己想了想,無奈地白了藤原一眼:“話說為什麼我是女役啊?我這種形象演JK,可是奪人心智的。”

藤原義正言辭的說道:“你怎麼對自己這麼沒有自信,照照鏡子!”

說著他走過來把辰己椅子,轉向化妝間的鏡面,頭頭是道的分析起來:“你看,眉眼細長,現在瘦下來後,鼻樑和下巴線條也比較明顯了,來,表情再柔媚一點。。”

辰己回收就是一巴掌抽在藤原的鼻子上,他痛呼一聲,往後退了幾步。隨即捂著鼻子繼續勸說道:“說實話,現在的你就很神似凌野剛,你的神態還比他柔和呢。”

辰己不屑地撇了撇嘴:“切,綾野剛魅力,不就是他那銳利的神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