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第七世代
章節報錯
漫才結束後,他們兩人與根津老闆聊了一會,談了談近期的表演安排後離開了劇場。
雖然他們的新型漫才只表演了兩週時間,但確實深受觀眾喜愛。再加上RB的劇場文化盛行,短短的幾場表演,也培養了幾個專屬粉。
現在就有兩個女生在劇場門口等著他們,見到藤原就興奮地迎上前,請藤原給她們簽名。
這種禮遇讓藤原不知所措,從表情上看他現在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海洋裡。
辰己也不禁感嘆:果然來劇場的都是硬核搞笑粉,一般都喜歡組合核心的裝傻役啊,明明自己更有知名度啊。
好吧,若手吐槽役漫才師承認自己內心確實挺酸挺羨慕的。
有一個女生在藤原簽字的時候突然笑著對他說道:“藤原君,這次你不用向水田桑轉達粉絲禮物啦,我就是你的粉絲。”
藤原的筆突然頓住了,停了好一會他才筆跡繚亂的寫完最後幾筆,抬起頭來笑著向粉絲表示感謝。
辰己注意到他的眼眶紅了,沒說什麼,只是用力吸了吸鼻子,揉亂了他的頭髮。
最後四人站著聊了有三十分鐘才互相告別,這時已經是晚上十點了。。。
“你們不錯哦,現在油管上都有你們的漫才表演剪輯了,看來連本職工作都有粉絲了呢。來來來,喝一杯!”
薄倖右臂架在辰己的肩膀上,用吃素蚊子組合的最新時聞來勸酒。
辰己頭也不轉地和她碰了一下杯,然後和在旁邊俯身站著的藤原目不轉睛地盯著薄倖的手機螢幕。
辰己第一次透過第三人稱的視角看自己組合的表演。
讓他有點受打擊的是,明明他的肢體動作比藤原要誇張,可是呈現的效果卻沒藤原自然。
這就是老天賞飯吃吧,自己還是要多加練習啊,辰己心裡喟嘆。
藤原只是單純地為自己組合的漫才表演有了網路載體而感到高興。
薄倖對於辰己的無視也不在意,和坐在她對面的岡部又碰了一杯。
岡部大,短劇三人組合“花子”成員之一。
“花子”作為短劇之王冠軍,特別擅長從奇特的角度深入開發笑點。
而且“花子”被稱為年輕一代最會使用舞臺的短劇師,人物表情、角色動線和肢體語言設計都具有濃重的組合色彩。
而岡部大是組合的核心。他扮演過擬人型狗、情竇初開的高中女生、被學生耍弄的老師等,明明表情和肢體語言都很誇張。但觀眾看了就是不覺得違和,就是恍然有種“是的是的,現實中確實是有這種人”的微妙感。
單論本職業務能力,第七世代中,“花子”短劇最強,“霜降明星”漫才最強,兩個組合都是在大賽中登過頂的存在。
辰己還是第一次和岡部大私下喝酒。
兩人雖然在節目上見過面,被同稱為第七世代。但彼此其實根本就不熟悉。
辰己並不是太想被貼上“第七世代”這個名牌。
世代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六十年代,那時候電視開始走入霓虹家家戶戶,為娛樂民眾而誕生的搞笑放送業也開始茁壯成長。
第一世代以落語師為首。
落語,類似於種花國的單口相聲,是在江戶時期就已流行的曲藝文化。
穿著正式和服的落語師們在不大的舞臺中央的一個小軟墊上跪坐著,透過利落的嘴皮子,誇張的肢體語言及生動的表情,用大白話的形式向觀眾敘述各種有趣而讓人忍俊不禁的段子。
電視把這些落語表演從各個小劇場幫上螢幕。掀起了搞笑藝人時代的大幕,然後淺草的一些喜劇表演者也順應著這股時代潮流被人們熟知。
其中的佼佼者卻至今日依然活躍在藝能界中。比如落語家有桂歌丸師匠,代表節目為《笑點》;搞笑藝人中有曾隸屬於conte55組合的萩本欽一師匠,代表節目為《超級變變變》,曾隸屬於漂流者組合的志村健師匠,代表節目為《志村大爆笑》、《志村動物園》。
如果第一世代是奠基人,第二世代就是名副其實的開拓者。透過BIG3–北野武、明石家秋刀魚和森田一義(塔摩利)在藝能界的大放光彩,搞笑藝人這一職業逐漸被人們熟知且憧憬,他們三人也是現今藝能界一直佔據頂峰王座的大御所,至今地位無人超越。
第二世代的大成功讓搞笑藝人成為年輕人的熱門職業,加上此時霓虹深夜番組正逐步崛起,搞笑藝人的人才市場也越來越龐大,此時吉本興業應運而起:原本只是普通主婦的吉本與丈夫一起買下了一座小劇場,成立了一間小公司,抓住時代機遇成立了霓虹最早期的搞笑藝人養成所NSC(吉本綜合藝能學院),此後不斷向放送界輸送優質搞笑藝人人才,開闢了搞笑藝人第三世代。其中培養出了殿堂級的搞笑藝人:如由濱田雅功和松本人志組成的二人組合—downtown;由岡村隆史和矢部浩之組成的二人組合Ninetynine等。現在黃金檔的熱門節目,基本都有他們的身影。
所以才有現在人們常說的,第三世代是吉本和放送臺雙贏的世代。即使時至今日,霓虹所有綜藝節目裡,吉本的搞笑藝人出演率也有79%。
之後到了第四世代,也被稱為搞笑藝人平成年代最後的輝煌期,現在的中流砥柱基本都出自這個時代:誕生的知名的組合有爆笑問題、雨後敢死隊、倫敦鞋子、FUJIWARA等。這群人在第三世代集體“遷往”黃金檔後,牢牢佔據了深夜番組的位置,其中佼佼者如太田光和田中裕二組成的二人組合爆笑問題,也開始追趕前輩們的腳步,開始主持黃金檔的節目。
但也許是第三世代的餘威過於強大,第四世代的眾人到達一定高度後都有居安思危、固守地盤的趨勢。
此後RB經濟開始進入止步不前的階段,和社會潮流同進同退的搞笑藝人行業通縮:節目資源開始飽和,導致人才市場變得供大於求。搞笑藝人這塘清水湖開始被內卷帶來的各種潛規則和陳規陋習攪得渾濁不堪。搞笑藝人們在艱難的時世中夾縫求生,搞笑藝人這個職業也成了貧窮、成名遙遙無期、濫竽充數的代名詞。世代這個概念也不再被搞笑藝人們提起。
然後,就到了第七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