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紀對辰己話語裡迷之自信感到困惑。但也同時因為他的真摯而對他印象有所改觀。

她表情變得柔和,問道:“那辰己桑需要我做什麼呢?”

辰己大致給她講了講戲和對白,然後又去請了攝影師和音響導演過來說了下他構思的分鏡並確認東京電視臺可以使用的BGM音樂。

其他組的藝人都有些驚異地瞄了瞄和番組工作人員交頭接耳的辰己美紀隊,畢竟只有十分鐘,除了大致構想一下對白和表演流程,然後到舞臺上確認一下站位、拍攝角度和效果。基本沒有寬裕的時間做其他佈置。

辰己全神貫注的壓榨每一秒的價值。爭取讓製作組成員明白自己的每一步安排和執行步驟。同時他也抓緊時間和美紀小姐對關鍵對白。

節目攝像隊伍拿著攝像機環繞全場,把各個組合的有趣場面忠實的記錄下來,同時做計時監督。

把現場發生的每一瞬間都記錄下來,然後把過程中的每一次碰撞、每一次靈機一動和突發事件透過後期編輯匯總,這就是流暢又笑果百出的綜藝節目的誕生過程。

是藝人和製作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晶。

看著最後一組金子和千代惠的排練,美紀猶豫了一下詢問辰己:“我該以什麼情緒進入角色?”

每一個寫真偶像都想轉型成為役者。

更何況她本來就很喜歡演戲。

她只是經驗淺薄而已。

上次她參加苦手演技偶像的策劃時,她有在認真演戲,但是和她對戲的搞笑藝人只想做節目效果,神態和肢體動作誇張。導致她也繃不住的笑場。

節目效果很好。他們表現得也很稱職。但她總有一種沒有全力以赴的失落感。

排練過程中,她被辰己的熱情和專注所感染。雖然覺得在搞笑節目上演正劇有些不妥,但她覺得這是一次機會,自然要盡力做到十全十美。

辰己思考了一會,給美紀作故事背景補充:“小時候你在海邊和一個男生交換了棒棒糖。他陪著你上了小學,初中,高中。”

“你一直很受歡迎,而他也一直很普通。”

“雖然非你本意,私下裡他和你是最好的朋友。但在學校,他總對你若即若離。”

“久而久之你也習慣了這種相處狀態,畢竟你是十項全能的學生會長。而他最高的成就也就是在校慶會上,和朋友表演了一段不怎麼出彩的漫才。你們倆在學校的社交圈本就沒有任何交際。”

“剛上高中的時候,你拒絕了所有男生的追求,而且都會對他述說這些歷程,你對他的感情一直是美好、朦朧而複雜。”

“他雖然對你自始至終的有求必應,但每當涉及到感情問題,他從來沒有任何表示。”

“最終,你接受了另一個男孩的告白,他對你也很好。甚至打算畢業後和你去同一所院校。是那個男孩的偏差值遠遠不及分數線的高校。”

“畢業典禮上,你在作為代表致辭結束後,苦尋全場找不到那個男孩。你顧及不上家人和男友的呼喚。跑去了學校附近的海灘,找到了那個和童年記憶裡一樣,坐在淺灘、笑著向你遞過棒棒糖的男孩。”

“你整理了一下衣著,向他走過去,一如既往,但這次意味著最後的告別。”

“接下來就是我們要演的故事了。”

辰己看著幾欲落淚的美紀,連忙掏出手帕遞給她:“現在別哭,收著情緒一會有用。”

直男,美紀向他翻了個白眼。

短短兩週兩個女生用過我的手帕,辰己精神勝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