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愣了愣,重新翻開被推倒一邊的筆記本看了起來,每到幾秒鐘他又抬起頭來,一臉懵逼:“這是劇本?就這?”

辰己知道他的疑惑,因為說是劇本,其實就是主題、橋段的關鍵詞和兩人互動時的切入點。

如果說一般的漫才劇本是精心編制的華麗綢緞,這個劇本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基本上被造的衣不蔽體了。

辰己說:“你別嫌棄,先熟悉幾分鐘,然後和我對一下,讓你看看我的吐槽功底。”

“你的部分呢?”藤原一臉疑惑的問道。

辰己在轉世第三天就開始著手設計這個劇本,他的超憶能力能讓他圍繞一個主題,用成千上萬的、古今中外的素材來構造結實的段子框架。所以他寫這個劇本時主要寫的藤原的相關橋段,關於他自己的部分?可以這麼說,即使藤原自由發揮,用腦洞捅破天,他也能一巴掌把他拍回地球然後補天重建生態圈。

關於漫才,辰己沒在怕的。

當然他不會和藤原解釋這麼多,他沒好氣地說:“哪這麼多話,你趕緊背,我們明天還要上中川劇場表演這個段子呢。”

“啊?”藤原錯愕。

辰己:“剛剛你來之前我已經拜託根津老闆了,讓他安排明天的一場暖場表演給我們。所以我們要趕緊對劇本,把橋段熟悉起來才行。”

藤原支支吾吾:“這麼快,可我們已經一個月都沒表演過了,而且我從沒做過裝傻役,如果上臺沒把握住感覺和節奏,我一點應對經驗都沒有,我,我。。。”

辰己一下子打斷了他的話:“藤原,你聽我說,你是有天賦的,你只是缺乏自信而已,你沒有自信,就試著相信我,我會把表演打造得無比華麗的。”

藤原愣了愣,沒再說什麼,只是低下頭來背起劇本橋段來。

雖然他從來沒有覺得辰己能有擔待一切的才能,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選擇相信。

這是兩人同學9年,共事5年帶來的默契感。

當天他們對橋段到了晚上11點才拖著睏乏的身體各回各家。

第二天他們下午提早到了中川劇場,在後臺進行排練,藤原精神緊張而又激動,透過這短暫時間的排練,他覺得辰己實在是太強了。

一來一往的互動緊湊而有序,辰己總能透過語調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提醒自己推進劇情,甚至會透過留白來製造怪誕的氣氛然後引導爆發。

關鍵是每場表演,漫才的細節各不相同,呈現的戲劇效果卻一樣出色。

他只在極少數大師匠的專場中感受到這種深不見底的功力。

辰己排練了兩次後就叫停了,說是要保持感覺直到上場。然後他走向一臉驚奇的在臺下看他們表演的根津先生,把他拉到了角落竊竊私語。

藤原看到根津先生聽著聽著身體突然後仰,停頓了一會後發出了響亮的笑聲:“哈哈哈,有趣,那就如你所願,希望你能實現你要求說的這些話。”

藤原隱隱有些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