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觀山太保封家,就要從封家的崛起之地巫山棺材峽說起。

巫山棺材峽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巫山一帶盛行巫楚文化,這些巫者死後都埋在了棺材山之中。因此棺材山有著無數的懸棺,地底埋了各種銅玉古物。

巫楚文化衰落後,巫山又成了鑿井取鹽的重要地方。

在巫山附近的清溪鎮鎮,有一個封姓的豪族,在當地威望很高。

封家之所以在當地頗有威望,是因為他們祖祖輩輩都在棺材峽,在那些懸棺中盜取了很多龍骨,學會了上古巫者的一些奇門異術。

不過封家很低調,雖然倒鬥無數,卻從不宣揚,不為外人所知,只在巴山蜀水間當著隱士

元末明初之時,封家的家主是封王禮。

封王禮是個奇人,精通於家傳的奇術,自稱“棺山太保”。

憑這些奇術,封王禮倒了不少古墓。

最早的時候,封家倒鬥是為了錢財,但到了中後期,封家不說富可敵國,也家財萬貫了,根本就不缺錢,倒鬥也不再為了錢,主要是為了墓中的天書異器。

封王禮也無意於功名,只是在家學習異術,燒煉鉛汞。

朱元璋登基之後,準備興建皇陵。皇陵需要有人主持和策劃,朱元璋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劉伯溫。

不過,劉伯溫一來沒有把握,二來準備退隱,不想接這個任務。只是,劉伯溫又不能拒絕朱元璋,他就想到了封王禮這夥“棺山太保”。

別人不知道封家倒斗的事,劉伯溫卻知道,他就向朱元璋推薦了封王禮,怕他不答應還畫了幅《觀山盜骨圖》。

都說伴君如伴虎。

封王禮根本不想接手這份皇差,推脫自己不懂風水之道,請朱元璋另請高明。

朱元璋一看果然如劉伯溫所說,就拿出了《觀山盜骨圖》。

那幅圖上畫的是幾個盜墓賊在懸棺之中倒鬥,拿取骨甲等異物,正是當年封家祖上做的勾當。

朱元璋看不懂,封王禮一看立馬就懂了,以為倒鬥事發,只能接下了這份任務。

朱元璋又詢問了封王禮一番,看他果然精通陵譜,就御封他和幾個弟子為觀山太保,御賜刻有觀山太保的黃金腰牌。

從此以後,“棺山太保”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

觀山太保雖然留職在京中,卻也沒少倒鬥。他們這夥人倒鬥和別派不同,最擅長的是觀山指迷術,其中風水篇是封家能發丘無數的基本,一點也不比摸金校尉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差。

封家倒鬥學會了很多的巫蠱之術,這個就是所謂的觀山指迷術。說白了就是那些古時的方術,是些吞符驅水紙兵甲馬的手段。

不過,觀山太保確實能利用這些方術進行倒鬥,像煙術、蠟骨法、紙人搬運、驅使屍蟲等等。

他們可以透過這些秘法驅使蛇蟻蟲甲纏繞附在屍體或紙人身上,讓他們破解機關或者拿取明器。

至於煙術就更神奇了,類似湘西趕屍的催屍術,據說觀山太保可以向墓穴裡噴吐水煙控制屍體,沒有屍體也可以剪出紙人控制。

當然,這種煙術也有弊端,它施展不能持久,否則施術者必然失魂而死。

觀山太保的風水之學也是極為精通,尤其是歷代家主。這種風水學恐怕不輸於摸金校尉,畢竟是給皇家服務的。

另外就是觀山太保的裝束,他們倒鬥之時,都是提前扮做戲裝,而且用的全是鍾馗、無常、判官、閻羅、牛頭、馬面、勾死鬼類的陰司裝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