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化解糾葛,丹陽劍聖之名(第1/5頁)
章節報錯
族長張相神修成金丹之後,整個家族就進入到快速發展時期。
張烈當年就知道,自己在家族經營方面,不如族長張相神,現在看來,並不是不如,而是遠遠不如。
世人皆以為張相神在自身靈壽將近時,有過一段老邁昏聵的時期,倒行逆施,給整個家族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只不過張相神為家族付出多年,並沒有人因此怪他。
但事實上,張相神並沒有這段老邁昏聵的時期,那一時期只不過是張家的絕對實力太弱,整個丹陽宮風雨飄搖,張相神選擇示敵以弱主動慢性自殺,降低暗中對手的關注,同時等待變局出現。
如此,整個張家才能在未有大的損失的情況下,等到張烈的迴歸。
這其中的內情,就僅僅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
修煉成一品金丹之後,張相神道途開啟,同時恢復到了自身最為鼎盛的狀態。
他知道張烈有意建立太昊軒轅劍宗,自身更是修煉過界外天書九息服氣。
相比張烈,這冊太昊金章給了張相神更大的底氣信心,這門大法可謂是天下練氣術總綱,精妙玄奧,字字珠璣,每每開卷釋讀,皆有所獲。
有此等道統,何愁萬古宗門不能建立?
建立一個宗門,初始時有一個大型家族,同白手起家相比,完全是兩個難度。
尤其是黃山張家這樣的修仙界大族,有其全力支援,可以說直接就擁有了建立一個大型宗門的基本盤。
當然,家族式宗門,前期是助力,後期就是障礙了,就像玄黃大世界前期需要劍修的開拓,後期又捨棄了劍修道統一樣。
藉助家族力量建立起一個強盛的宗門之後,不戀棧權力利益,在獲得足夠回報後,何時理性的功成身退,這是一個很考驗家族掌舵人的難題,否則的話對家族,對宗門都沒好處。
不過對現在的黃山張家,以及還在雛形的太昊軒轅劍宗來說,談及這些問題太早。
張相神全面執掌家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各方的新血加入張家勢力,同時以更加嚴格規範的制度,來規範勢力的行事法度:
第一重整家族族規,管理家族與管理宗門是兩種行為模式,管理家族,張相神是威望足夠的大家長,他說一,沒有人敢說二,除了需要跟張烈商量一下以外,整個家族都是他的一言堂,事無鉅細,親歷親為。
但是管理宗門就不同了,宗門的擴張速度,選拔人才的速度,是修仙家族無法比擬,用管理家族那套管理宗門,根本就跟不上,只能用森然的制度來管理,張相神現在著手,就是在讓族人先一步適應,循序漸進,為未來融入宗門做準備。
第二加大招贅的力度,招攬黃龍郡的散修入贅張家,大規模與張家修士聯姻融入家族。
黃龍郡的散修,有能力、有野心的幾乎都去南荒深處,篳路藍縷爭奪自身道途了,留下來的幾乎都是最底層修士。
稍好一些的,有一門修仙百藝傍身,靠著附近坊市還能勉強供養自己修行。
沒有手藝又不敢去南荒深處的,他們一年下來也賺不到幾枚靈石,沒有源源不斷的靈氣滋潤肉身,就只能不停消耗體內的元氣、折損道基,三五年之後,修為就會慢慢倒退,幾十年後就連修仙者都算不上了。
這種事情對於見識過世界廣闊的修仙者來說,無異酷刑。
就算這些最沒有本事的散修,這一次也是張相神招贅的物件,這些修為倒退之人,只要給他們一個靈氣充足的環境,修為就很容易恢復。
只要他們加入張家,有三五年時間修養,這些人就能恢復原來的修行境界,即使他們的修為大部分都很低,也能緩解一些張家快速擴張帶來的人手短缺問題。
即便是先天期的修士,也能耕種靈田,在坊市中作為學徒打打下手。
像這些人,張傢俱有修煉資質的坤修是不要指望了,但是隻要肯加入張家,就可以迎娶不少張家沒有靈根資質的嬌美少女,享受清福,同時給張家提供出色的後裔。
擁有靈根的修士,後代誕生靈根的機率也更高一些,可以說他們本身就是一種資源。
祥雲山,白玉樓。
方圓數千裡的紫府、金丹,甚至元嬰境修士雲集於此地,競價高階的靈藥。
張烈身家闊綽,有家族有宗門,有元嬰師尊,所以白玉樓拍賣的靈物,只要不是價格太過虛高的,只要他想要,總能拍買到手中。
這些年將所誅殺的修士乾坤戒、乾坤袋等物交由家族修士煉化,其中所獲得的靈物,再由家族渠道傾銷出去,轉化為大筆的靈石,回流到張烈的手中。
這樣的供養,沒有不闊綽的,僅僅就只是南離、邪日兩名元嬰真君的遺產,就有近千萬靈石之巨。
只不過這些年張烈鑽研劍術、陣法、丹道、煉劍術,方方面面也是花銷巨大,大筆的靈石流入,又如潺潺流水般花出去了。
不過張烈對此倒並不在意,對於修士來說,靈石本來就該是這樣用的。
“寒玉芝十五萬靈石!”
“寒玉芝十九萬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