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林木工作室動作太慢(第2/9頁)
章節報錯
林瑤前世鵝廠,為什麼能在支付大戰中最後勝出,就是因為通訊軟體使用者隨時都會開啟,而用另一邊,則需要多操作一步,這會讓很多消費者感到麻煩,直接選擇用鵝廠的支付方式。
現在情況有點類似。
一邊是繁瑣的網銀支付。
一遍是方便的移動支付。
後者流程簡潔,能減少使用者的操作步驟,提高使用者體驗,更重要的是——還能增加粘性和交易量。
畢竟使用者在用兩者支付時,思考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這種情況下。
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呢?
更大膽的,甚至都打算自己做支付系統了。
天狐,或者更準確地說,牟豐也意識到了這點。
所以他也是最快,去跟這些不在幾大平臺範圍內的開發商接洽的。
最後成果可以說頗豐。
因為兩者一拍即合。
除了那些想要分一杯羹的開發者,其他開發者都很樂意接入天狐支付。
這裡面也有林木工作室一份功勞吧。
林木工作室一家家地詢問開發者要不要接入微訊支付。
種下了種子。
相當於用自己的信譽為移動支付背書,接下來天狐入場,可以說是絲滑。
面對的,就是個已經初步接受了移動支付方式的市場。
當然。
說實話。
大部分開發者,最想接入的,還是微訊支付。
因為天狐支付跟微訊註冊使用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微訊已經擁有四千萬的註冊使用者了。
無論是開發者,還是他們附近的人,用得最多的還是微訊。
真的已經有點國民級應用的影子了。
另外。
客觀上。
林木工作室確實也是比天狐靠譜點,不止是他們規模比天狐大。
還因為微訊支付謹慎的擴張態度。
莫名給人一種……安全感。
一月一結的結算方式,坐擁龐大使用者卻不急不躁挨個詢問第三方開發者的意見,然後根據他們的意願,再決定要不要接入微訊,以及他們過往的信譽。
都給人一種安全感。
不止是開發者,其實普通使用者也是這麼想的。
雖然天狐聊天最近勢頭正旺。
但潛意識裡。
使用者還是覺得錢放在微訊錢包裡面更安全。
不過。
無論如何。
天狐這次確實是搶佔到先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