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林瑤改變了遊戲(劃掉)(第2/8頁)
章節報錯
畢竟林木工作室是遊戲公司,立足點永遠都是遊戲,
林瑤從來都沒有想過專輯能夠盈利,只要能夠收回製作成本,或者小虧一點。
那就行了。
虧損的部分,出售遊戲就能賺回來
。
至於面向普通使用者......實話說,林瑤也沒想過。
因為她也很清楚,現在網上到處都能找到現場版的音樂。
這種情況下,普通使用者會掏錢購買這麼一張沒有知名藝人的專輯?
對此她沒有多少信心。
所以她一開始劃定的使用者群,就是想要純享版音樂的玩家群體。
而玩家群體,實話說......音樂平臺一萬個推薦位,估計都不如電競節間隙播放的一個廣告好使。
當初專輯的廣告放出去後。
幾乎是個玩家就都知道林木工作室要推出專輯了。
專輯價格、上線時間,上線平臺。
這些東西玩家可能比音樂平臺的工作人員還清楚。
所以當初簽約的時候,林瑤根本就沒要求最好的推薦位。
因為她覺得,該知道的人估計都知道了。
她實在是不願意在音樂平臺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有這時間,她還不如想多一個宣發企劃......
而絲竹悅聽平臺的音樂總監賈章,也是因為理解了林木工作室的策略,才會那麼不上心,將'林木工作室遊戲音樂專輯'的推薦權重往後移,並且還敢用自己十一年的職業生涯跟下屬擔保......
因為林木工作室推出專輯,根本就不是為了賣錢!而且他們想賣也賣不出去!
但是......
音樂總監賈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現在玩過林木工作室遊戲的玩家,真的非常多!
小到3歲(bo》之類的親子游戲),上到50歲!
各個年齡段的玩家都有。
而且遍佈各行各業......
而林木工作室的遊戲,除了玩法外。
CG,音樂還有美術風格......同樣備受讚譽。
美術風格和CG不提。
如果音樂不好,那林木嘉年華的閉幕式,就不會那麼大受好評了......
而音樂,是聲音的另一種美好表達。
接觸和欣賞的門坎,都比遊戲小得多,一首好的音樂,是能引起共鳴,並且能夠激發別人傳播作品慾望的。
首都那條小衚衕裡的唱片店老闆,那位中年男人,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而這樣的例子。
其實在'林木工作室遊戲音樂專輯'發售後,比比皆是......
專輯熱度發酵,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
但聽到歌的人,當天晚上就有不少,比想象中要多。
這裡面,有遊戲玩家,也有從來不玩遊戲的普通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