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節如火如荼,隨著時間推移,熱度越來越高了。

其實往年電競節熱度就不低。

錦標賽和聯賽的制度。

維持了賽事的曝光度。

而林木工作室官方舉辦的電競節,則相當於一次年底大考。

那些平常就會去看聯賽或者競標賽的玩家先不提,他們肯定會來看年底大考。

至於那些不看聯賽,或者偶爾看一兩局聯賽的玩家,只要是玩相關的遊戲,那一般也會對這種海內外頂尖強隊的對決感興趣。

再不濟,也會保持關注。

畢竟一年才一次電競節,也只有電競節這個超大型賽事,才能吸引到那麼多的頂尖戰隊和選手。

其他賽事或多或少,都會有含金量不足和參與戰隊不全等問題。

加上,今年的電競節還有個額外環節。

吸引了很多本來不關注賽事的人。

這些人可能是因為開幕式上披露新遊戲才選擇開啟直播,然後恰好自己又玩其中那麼一兩款遊戲。

繼而就連帶著賽事也看進去了......

可以說是電競節人氣的二次爆發吧。

另外,賽事不可能一天比完。

多個專案的小組賽、淘汰賽、半決賽以及最後的決賽加起來時間不短。

而且隨著淘汰的隊伍越多,賽程走到後半,話題度也會越高。

這是全球遊戲大賞這類活動沒有的優勢,這類活動無論辦得多好,話題性都是有時限性的。

短暫的爆發過後,熱度會飛快降低。

更何況它還跟電競節撞車了......

而電競節不同,雖然話題性同樣有時限性,但時限確實長得多。

如果當年還能有那麼一兩場宿命對決......那熱度就更高了。

比如......國內《突圍》專案的雙子星,FEIREN和NO.1對決。

他們從第一屆決賽,一路相愛相殺到了現在。

兩隊隊員替換過,成績也都有起伏。

但只要是他們的比賽,那基本都可以說是萬眾矚目。

就跟林瑤前世的豬狗大戰一樣,只是這裡不是兩隊靈魂人物的碰撞,繼而引發的話題,玩家們只是單純地喜歡和對這兩個戰隊印象深刻而已。

畢竟是第一屆《突圍》挑戰賽實力最強的國內戰隊,並且並肩一直走到了現在。

一個戰隊由社會閒散人士組成,一個戰隊由一個寢室的大學生組成。

兩隊隊員關係好又經常互嘴。

確實很有話題性。

而今年。

他們一同闖進了半決賽,並且分到了同一個半區。

保證決賽會有個國內戰隊的同時。

又迎來了'只有一個戰隊能繼續往前'的宿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