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老城主赫連琛被殺,本來不受待見的大公子赫連渤繼承爵位,成了新的城主。

無論怎麼看,許三笑都堅信這城主府一定隱藏著什麼驚天秘密。

所以後來他進入城主府,準備以秋毫鏡暗中查探。

但就在他一步步接近真相的時候,飛瀘州的梁王忽然以‘尋找促織’的名義,強行將他徵調到了飛瀘州。

這不免會讓人更加心生質疑。

大周創國之際,帝位之側有十九位功臣。

開疆擴土,功在千秋。

於是大周武帝便將十九人位極人臣,封為帝下十九王,世代襲承。

十九王各有一方私產,雖處大周管轄,卻獨立大周之外,可謂逍遙。

而梁王就是十九王世代襲承的其中之一。

年輕時為恆帝之友,後助恆帝登上至尊之位,恆帝在位時對他頗多稱讚。

只是恆帝在位不足百年,之後當今朔帝即位。

這位梁王託辭年老體衰,從此不再參加朝政,幽居飛瀘州的屬地,每日以促織為戲。

若是尋常他召喚懸鏡司倒也罷了。

偏偏正是許三笑調查南疆之亂的關鍵時候,所以他心中隱約有了一點懷疑。

梁王會不會跟南疆之亂有關?

這個想法就像是星火燎原,在腦海中越發揮之不去。

所以當時許三笑便順勢住在了梁王府的別院之中,伺機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梁王好似將他忘了一般,也從未驅離過。

而許三笑便趁機用秋毫鏡遍尋梁王府中的貓膩。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的讓他用鏡子照出幾根玄虛線索。

順著線索摸過去,最終都匯聚在梁王居所,但奈何梁王深藏不露,身上似有異寶遮掩。

即便是秋毫鏡,竟也看不清澈。

但這也越發讓許三笑確定了心中的猜測:這位梁王肯定與兩年前的南疆之亂,甚至是這次的殺生寺之劫有關係!

今日收到懸鏡司的秘信,便是鏡玄大人已經允了他繼續查下去。

既然梁王府的線索中斷,他便將目光轉向另外幾條線索。

而其中一條便是距離梁王府不遠的繡劍趙家。

說來也是巧合,這趙家竟跟南疆安平城竟有聯姻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