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義之所在(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河即使腦子再快,一時間也有點反應不過來。
“你的意思是要讓涼軍,做好隨時造反的準備?”
姜無遺笑了笑,回答道:“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做好隨時被江州從背後捅刀子的準備。”
“你是說……朝廷可能會對涼軍下手?”
“當然,大乾兩大軍團,鎮守北境浣州的浣軍, 當家人是少商王宋陌,那可是皇帝的親弟弟,他們老宋家的自家人,自然不用設防。可咱們涼軍就不一樣了,咱們在這邊越是風生水起,兵強馬壯,朝廷就越是寢食難安。楚兄,你知道在江州,有多少朝廷的兵馬嗎?”
“多少?”
姜無遺伸出兩根指頭來,“二十萬!”
楚河揚了揚眉毛,這個數字,也確實是出乎他的意料。
“這二十萬大軍,兵強馬壯,每天好吃好喝,也不上戰場,就在江州負責看著涼軍。咱們涼軍要是有這二十萬人助陣,早就能把東境軍打得落花流水了。但這二十萬人就是一動不動,名義上是涼州的預備軍,實際上就是用來鉗制涼軍而設。”
楚河輕輕皺眉,“朝廷……確實很過分。”
姜無遺笑道:“楚兄,你知道當年那些軍令撒出去之後,涼軍內部都是什麼反應嗎?”
“如何?”
“據我所知,這些人接到軍令之後,大部分人都很興奮。尤其是徐從虎,據說當場就要點兵出發。後來軍令被追回後, 他是怒髮衝冠,三個月沒和大將軍說話。”
楚河笑道:“既然你們的想法如此一致, 那你怎麼不認他做主公,還可以省不少事。”
姜無遺趕緊搖頭道:“徐從虎要是造反做了皇帝,那和現在坐在皇位上的那位不會有半點區別,苛收重稅,魚肉百姓,窮兵黷武。那還不如不造反,也讓老百姓少受點戰亂之苦。”
楚河往嘴裡扔了幾顆花生米,然後又喝了一小盅酒,覺得姜無遺說的有些誇張了。
他指著窗外樓下的車水馬龍之景說道:“我感覺乾國百姓活的還不錯啊,至少比盛國是強多了。”
姜無遺苦笑著搖了搖頭,“我的楚兄啊,你看著的只是涼州啊。涼州在大將軍治下,井井有條,商賈有業,農戶有田,而且賦稅更是全國最低。這些都是大將軍憑著赫赫軍功,跟朝廷爭取來的。”
“那其他州的百姓,活的遠不如這裡?”
“當然,去年東邊那三個州糟了蟲災, 土地幾乎是顆粒無收。那裡的百姓,賣兒賣女咱就不說了,聽說易子而食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那朝廷也不管?”
“管?不但沒從國庫裡放出一斤賑災糧來,甚至這三個州去年的稅賦,也是要求一分不差地繳上去。當地官員為了保住烏紗帽,就會去本就快要餓死的老百姓嘴裡摳出糧來。你說說,這是怎樣的世道?”
見楚河沉默了,姜無遺繼續說道:“為什麼我犯了這麼大的事,大將軍卻沒殺我?就是因為他老人家知道我想的是什麼,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幹,他理解我!”
“但大將軍不願意反。”
“那是自然,他這個人一生就活兩個字,忠義。誰造反他也不會反,但是我敢斷言,涼軍不管將來換誰主事,都終究會反,也一定要反。”
楚河緩緩道:“到時候你種下的那顆種子,就會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