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頭目雙手抱拳施了一禮,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玉芝堂。

“曌兒。”

“師父。”

沒等他翻看書籍,老範就回頭喊道。

“晚上跟我回一趟宅子。”

得!

見多識廣的賀曌,哪裡不清楚自家師父的意思,準是打算給他和閨女牽線搭橋。

當初姓劉的好像說,此女乃是一位眼光奇高,至今嫁不出去的大齡剩女。

“......”

有一說一,如果沒有姓範的暗中使力,對方的女兒怕是早就嫁出去,孫子孫女都抱了不知幾個嘍。

食月國有規定,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嫁娶;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女子到十七歲不嫁者,官府會找剩男進行婚配。

不人道?

開玩笑,這裡是古代,皇權至高。

在醫療條件差,疾病傳播快的環境裡面,新生兒的成活率低。夭折率一高,會使國家人口預備少,勞動力和軍隊能力會削弱。

相比於食月國建立不久,【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的規定,已經夠可以了。

如果不是範鐘的名氣大、人脈廣,家裡面待著一位二十五歲的大齡剩女,早不知許配給誰了!

“我知道了師父。”

“嗯,你去後堂,找一清靜之地看書吧。”

話音落下,重新拿起擺在櫃檯下的書翻看。

他衝著便宜師父行了一禮,手持黃皮書走向後堂。

玉芝堂後方,乃是庫房所在。

不過,倒也有一汪池水,幾個涼亭。

某人看見後,贊同的點了點頭。

假如庫房著火,池水不就派上用場了?

老範要是聽見,非得擼起袖子揍一頓愛徒不可。

哪兒有人盼著自家庫房著火的?

坐在涼亭內的石凳上,微風吹皺一汪池水,清爽的風迎面拂過,整個人頓時涼爽了幾分。

“舒服。”

言罷,他翻開了名為《雜病論》的書。

一看便是一下午,期間有夥計端了些清粥和爽口小菜過來。

於是,玉芝堂的人,總算知道了啥叫做飯桶轉世。

很難想象,一個人的飯量,竟會是他們所有人的總和。

跑腿的、煎藥的、篩選分揀的、炮製藥材的、看管庫房的,林林總總加起來,足足有二十來號人。

他們加在一起,一頓飯居然沒幹過一個少年。

廚房負責做飯的廚子,整個人都傻了。

手忙腳亂的連熬了好幾鍋粥,方才被告知大胃王吃飽了。

大廚看著空蕩蕩的米袋,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