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小隊這一次參戰,已經拿到了多少顆金星?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容易就算了出來,通訊得以保持的情況下,所有聯邦機甲的作戰記錄都會自動上傳。

特別是星河小隊此時的關注度極高,人工智慧程式在他們戰鬥的過程中,就不斷的在計算著他們獲取金星的數量。

計算過程非常的簡單:+1、+1、+1、+……

就像是時間不停的流逝一樣。

生命不息,摘星不止。

當有人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工核驗的環節也已經完成。

“兩百五十三顆。”

彙報這個戰績的技術人員,聲音洪亮到了他自己竟感覺震耳欲聾,像是有人在耳邊突然開槍一樣。

槍聲之大,參水猿號宇宙戰艦的戰情中心內,所有人都清晰聽聞。

兩百五十三顆金星啊。

十二架機甲,一戰摘了兩百五十三顆金星,如果這一切不是發生在所有人眼前,必然會有很多人不相信。

哪怕這十二架聯邦機甲之中,有驥星河駕駛的冠軍侯。

不信任的關鍵點就在於此,驥星河駕駛的是冠軍侯,而不是他真正威震聯邦和帝國的將軍甲。

事實上,這兩百五十三顆金星,嚴謹一點來說,並不是一戰摘得的。

星河小隊的第一次軌道空降作戰,摘獲的金星也算在其中。

使用了x計劃,以假的十二架機甲作為誘餌,吸引了帝國機甲近乎於全軍出擊的偷家戰術,摘獲的金星同樣算在其中。

但要說這就是一戰功成,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有沒有算上星河小隊的另一隊摘獲的金星?”

親眼見證的情況下,依然覺得很誇張的部分人詢問了起來。

星河小隊這一次已經全員參戰了,除了驥星河帶領的十一人之外,五號基地支援過來的兩百三十架聯邦機甲,帶隊的就是星河小隊的另外十四人。

他們全都是特級機甲戰士,楚豐、張集、劉俊樂三人,還是跟著驥星河參加過b72高地戰事,以及跟著韓力參加過六號基地防守戰的星河小隊老兵。

“算了,星河小隊的另一隊,總計摘獲金星六顆。”

算了和沒算,好像也沒什麼區別。

十二個人,兩百四十七顆金星,和兩百五十三顆金星,從性質上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星河小隊的主力還在追殺帝國機甲。

驥星河說,他們要湊個整,意思就是要拿到三百顆金星?

另一處戰場已經沒有帝國機甲了,算那六顆金星的話,驥星河的湊個整就需要再拿五十三顆金星。

不算那六顆的話,驥星河的湊個整,就是要再拿四十七顆金星。

而他們正在追擊的帝國機甲,總數是一百九十三架,數量上是完全足夠的。

“他們快追上了。”

有人驚撥出聲。

戰情中心的大螢幕上,有三個主要畫面組成。

第一個畫面是高空無人偵查機帶來的視角,夜視成像的效果並不是很好,看的並不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