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在驥星河嘗試‘遙控操作’的時候,出現了損傷,並沒有引發太多的關注。

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星月就是驥星河、沈木在很早之前,用六號基地倉庫的廢棄零部件打造而成的。

能夠執行到今天,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

每一次驥榮欣月駕駛星月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擔心。

關於沈木後期對星月的升級, 對於很多人來說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遙控操作,對於聯邦來說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一直以來都有相關的研究,想要避免機甲戰士的損傷。

只是因為異星的環境問題,很容易出現通訊中斷的情況,遙控操作就成了雞肋。

“老驥,我們來幫忙了。”

“你歇著吧, 明天就要出征了, 趕緊回去養精蓄銳, 到時候殺它們一個片甲不留。”

“就是啊,修機甲這種事情,現在哪用您親自出手啊。”

一群機修師蜂擁而至,他們是對星月出現損傷最關注的人,但他們的好意卻被驥星河給拒絕了。

“沒事的,我閒著也是閒著,修個機甲用不了多少體力和精力,你們還是去做正事吧。”

因為星月不會參戰,所以修理星月就不是正事。

驥星河這樣說完全沒問題,機修師們在他的勸說之下,也全都離開了。

五號基地還有很多帝國機甲需要改造,之前那一戰的破損的機甲機甲也需要修理,準備參戰的機甲都需要進行維護、保養、檢修,還有一些運送過來的資源, 也需要被打造成能夠參戰的機甲。

他們其實很忙的。

就像是沈木, 在睡了一天一夜之後, 醒來就直奔機修區開始打造斬山, 他還差十六架斬山級機甲沒能打造完成。

僅僅是打造所有的斬山級機甲也不夠, 還需要給斬山準備一些零部件。

以及做好準備打造新的斬山。

星河小隊變成了星河機甲獨立兵團,需求的機甲數量從三十架變成了一百八十架。

以驥星河的標準來看,必然要求全員斬山。

沈木任重而道遠。

不過,當斬山的打造需求從三十架變成了一百八十架時,有些零部件就可以系統化的批次製造,沈木的打造壓力因此減少了一些,準備備用零部件的時候也能夠更加充分。

星月的修理工作,只能是驥星河獨自完成了。

因為他現在還是一個輻射源,別人在他身邊容易受到影響,所以修理工作是在一個修理艙之中進行。

外界的視線被隔絕,只剩下驥星河一個人。

星月算不算人的問題暫且不去討論,反正現在星月沒了核燃料電池,已經進入了休眠狀態。

它暫時並不具備轉移自己意識的能力,因為沒有合適的載體。

看著休眠狀態的星月,驥星河並沒有立即給星月更換核燃料電池,以及修復能夠導致核燃料電池破損的零部件。

他看著星月的主機板,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是主機板, 但和驥星河剛出生那些年, 蔚藍星上常見的電腦主機板完全不同,有些像是一塊硬碟,成年人巴掌大小的一個金屬盒子,擁有極強的抗震防摔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星月。

機甲只是可以隨時替換的外在,就像是驥星河可以駕駛不同的機甲一樣,把星月的本體安裝在任何一架機甲上,那架機甲都是星月。

如果不是星月具備不可複製性的話,聯邦所有的機甲都可以是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