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的戰鬥還在繼續,身處於太空之中的南天門空間站,卻已經做出了關於結果的判定。

“帝國的這隻進攻部隊會被我們全殲,它們沒有新增的支援部隊,我們贏了。”

“軌道空降機甲兵團的效果符合預期,無犧牲,機甲對於敵軍後方部隊的殺傷效果明顯,已經從正面衝鋒的敵軍機甲來不及回援,我方地面部隊的機甲戰士能夠從正面提供牽制作用,軌道空降機甲同樣能夠為我方地面部隊的機甲戰士提供對帝國機甲的牽制作用。”

“但從我方七架軌道空降機甲經歷的戰鬥來看,如果他們不是特級機甲戰士,如果他們沒有定製改裝的專屬機甲,如果他們的武器都沒有特性的話,那他們撐不到地面的機甲部隊和他們完成匯合。”

“從這一戰的過程來看,目前軌道空降機甲兵團,只能招收特級機甲戰士,而且是擁有專屬機甲的特級機甲戰士。具體的情況,戰後需要仔細詢問參戰的特級機甲戰士們的想法,對目前的分析結果進行修正……”

彙報聲暫時結束時,更詳細的報告已經出現在了會議室內眾人面前的裝置之中,有人翻看了幾下之後直接問了出來。

“驥星河中尉的情況怎麼樣?”

“他的機甲完好程度為89%,能量儲備為46%,機甲生命維持系統檢測,確認驥星河中尉的身體完好,並擁有繼續作戰的能力。需要聯絡驥星河中尉進行精確的問詢嗎?”

“不需要。他擊破了多少架帝國機甲?”

“截止到目前,驥星河中尉在這場戰鬥中已經單人擊破了五架帝國機甲,十七輛帝國武裝裝甲車,十二輛坦克車,對敵軍炮兵陣地的摧毀佔比達到了16%的程度,對敵軍步兵的擊殺數量預計達到了396只……確切的相關數字和具體的作戰功勳,需要在戰後對驥星河中尉的機甲作戰記錄儀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驗證。”

“星河小隊呢?”

“截止到目前,星河小隊在這場戰鬥中已經擊破帝國機甲二十一架,其中獨力擊破的帝國機甲數量為十二架,在另外兩隻小隊的配合下擊破的機甲數量為九架。”

“李霖中尉個人擊破了多少架?還有王貴少尉。”

李霖就是瞎子,原本是少尉軍銜的他因為軍功已經晉升為中尉,和驥星河同一個軍銜級別。而剛剛認識驥星河時就已經是少尉的瘸子王貴, 目前依然是少尉軍銜。

“李霖中尉個人擊破兩架帝國機甲, 在其他隊友配合下擊破三架帝國機甲, 總計擊破五架帝國機甲,已經成為特級機甲戰士。王貴少尉個人擊破兩架帝國機甲,在其它隊友配合下擊破了一架帝國機甲, 總計擊破三架帝國機甲,已經成為特級機甲戰士。”

聽到這個答案, 提問的人臉上露出了明顯的失望表情, 瞎子有星河小隊另外六人的配合, 有另外兩隻專門為了配合他們而被調動過來的機甲小隊,可在這場戰鬥中擊破的機甲數量只有五架, 和前中期單兵作戰的驥星河擊破的帝國機甲數量一致。

當然了,星河小隊等小隊的機甲戰士們是從正面衝鋒向了帝國的地面部隊,他們首當其衝的就要面對數百架帝國機甲, 相比於直接出現在帝國地面部隊後方的驥星河, 雙方戰鬥的難度等級完全不同。

然而考慮到雙方有隊友和沒隊友的區別, 這種難度等級的不同還是可以忽略不計, 說明了雙方實力之間的差距不小。

“太慢了,這樣的戰鬥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帝國即將破獲三號基地的精確位置,等到它們毀掉了我們的三號基地,全面進行就很有可能會直接停歇, 重新回到之前的區域性戰爭狀態。當它們不再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候,想要讓李霖中尉成為王牌機甲戰士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而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了。”

這一場帝國突然發起的全面戰爭中,處於防守反擊狀態的聯邦其實是佔據了優勢的, 因為帝國為了毀掉三號基地不惜一切代價,可以簡單說成是拿命來找三號基地的精確位置。

然而當三號基地被毀掉之後, 聯邦在異星上的資源供給就會出現嚴重問題,當戰爭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區域性衝突狀態時,在這場全面進攻中損失巨大的帝國就能夠依靠躍遷門,以及帝國的封建制度而取得絕對優勢。

三號基地被毀了,三五年內都不太可能重建成功,而帝國卻能夠做到全民皆兵,並透過躍遷門技術補充它們在異星上折損的兵員、戰爭兵器。

“還有六號基地,六號基地已經確定暴露的大概座標,已經打到了這種程度的帝國不會放棄的,它們這一次的作戰目標必然包括了毀掉六號基地。”

“如果兩個基地都被帝國毀掉了的話,我們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因為我們的補給線路會變少,補給壓力會變大,它們發現我們其它基地座標的可能性就會提升。”

“現在從蔚藍星到異星的航程是兩個半月,比之前縮短了半個月的時間,但這其實沒有意義,我們的宇宙飛船和戰艦數量實在是太少了。而且異星戰事的壓力增加,我們就沒法使用宇宙戰艦運輸相關資源了。”

“時間和資源,我們都不夠用。所以我建議,強制驥星河中尉參與相關計劃,並做好在聯邦進行全民動員的準備。必要時,我們應該對全聯邦實行軍事管制。”

無論是強制驥星河參與相關的計劃,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動員,都是足以影響聯邦每一個人的決策。特別是軍事管制,那就意味著生活在蔚藍星上的所有人,生活都將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

主導了軌道空降作戰計劃的屠遠參與了這場會議,他皺眉說道:“我並不認為情況有你們說的這麼嚴重,帝國不可能真的能夠做到全民皆兵。它們從開始發起全面進攻到現在, 已經被我們打掉了五十多萬只猩猩,全都是精銳,機甲等戰爭兵器的損傷也非常大,初步估算已經超過了之前三年時間的戰損。所以, 就算是三號基地和六號基地都被毀了,它們也無力發起同等規模的進攻,區域性戰事會比之前的壓力小很多。”

“屠將軍。”來自於鷹洲的中將康斯坦德反駁道:“帝國有三十億猩猩和猴子,封建帝制的社會環境,它們甚至可以強行徵兵超過一個億,所有的社會資源都能夠被調動並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你來告訴我,它們憑什麼無力再發起同等規模的攻勢了?”

“憑它們是封建帝制。”文職出身的屠遠,直視康斯坦德的雙眼:“憑它們現在的帝國成立時間已經接近三百年,憑這場持續多年時間的戰爭,它們從未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所以它們不可能全民皆兵,全民皆兵的下場註定是叛亂四起,帝國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