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一直很閒的劉師傅突然激動了起來,呼喊出聲,旁邊被稱之為小東的年輕人也是早有準備,提著金漆噴槍和有五角星鏤空的金屬板就竄到了機甲旁邊開始噴金星。

蘇河對這一幕其實很熟悉,但為了看到紀錄片的觀眾們能夠了解,還是詢問道:“劉師傅,這架剛剛修好的機甲已經找到了它的新主人嗎?”

“是的,一位一級機甲戰士,他的機甲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壞了,正在拖回來維修的路上,這架我們已經修理了半個月時間的機甲,剛剛被系統分配給了他,三天之後就能夠運送到他身邊。”

能夠被拖回來基地維修的機甲,當然不可能只有一處損壞,半個月的修理時間說明99%的維修工作都是劉師傅他們完成的,驥星河只是完成了他們猶豫是更換還是維修的最後一步。蘇河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上面,而是在另一個對於他以及這個基地來說更重要的一點上。

三天啊,已經這麼近了嗎?

三天的路程其實不短,但對於戰爭來說已經非常近了,距離六號基地已經非常近了。

他沒有問這個問題,劉師傅他們也沒有說,從表情來看像是完全不擔心一樣。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才三天的路程沒什麼好擔心的,之前他們還親眼看到過在基地外面的戰鬥呢。

另一邊,已經看完了維修需求列表的驥星河,也沒有出乎劉師傅預料的選擇了他‘最擅長’的維修需求,全都是機甲的能源傳輸板。

“把這些損壞的板子都給我吧,還有我上一次用的維修工具。”

驥星河有些迫不及待,劉師傅卻再一次提出了質疑:“老驥,這些板子和你上一次修的不一樣的,分屬於不同制式機甲的不同部位,你對這些都瞭解嗎?”

“不算太瞭解,但這個比較好修,因為有技術引數圖紙,我照葫蘆畫瓢就是了。”

“照葫蘆畫瓢?”劉師傅楞道:“可這根本就不是照葫蘆畫瓢的事情啊,只是紋路損壞還好說,你的水平可以磨平了之前的紋路再重新雕刻,但有的板子已經完全變形了,需要鈑金之後再磨平之前的紋路……比如這塊板子。”

劉師傅指著驥星河挑選出來的維修需求專案:“磨平之後的最大誤差只剩下0.05毫米,鈑金之後的最大誤差只剩下0.01毫米,要是你鈑金的時候有些失誤那能夠允許的最大誤差就更小了,除了機械臂和機床沒人能夠搞得定,我都準備取消維修需求直接更換了。”

驥星河堅持道:“既然你都準備更換了,那還不如給我修一修試試。”

“可你年紀太大了啊,你的體能和精力也是有限的,為什麼不把有限的體能和精力用在更有意義的維修上呢?”

“其實……我的體能和精力應該比你好。”

37歲的劉師傅有被冒犯到,於是不再爭辯什麼了,直接安排人把驥星河需求的東西都給了他。

而驥星河卻並沒有留在109號操作區間,找了個無人使用的操作區間開始維修工作,所以他沒有聽到109號操作區間的對話。

“師父,你怎麼不再勸勸啊,他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和資源嘛。”

“這老驥的脾氣一看就很倔,能勸得住?等他自己吃一塹長一智吧。”

劉師傅和109的人包括沈木和蘇河都不知道,有的人脾氣倔只是因為性格使然,有的人脾氣倔則是因為實力使然。

驥星河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