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喝茶,喝茶(第1/3頁)
章節報錯
以“福王”改封福臨,明顯是有深意的。
因為這個“福王”對應同樣以福藩承繼明朝大統的弘光帝。
兩人得位都不正,都有若干爭論。
三大老有點發懵,怎麼就福王了?
還沒來得及討論,就見皇帝陛下端起茶碗,露出冥主的微笑:“老規矩,表決吧,同意的喝茶。”
說完,自己先品了一口。
這回是好茶,地道的高噠。
“......”
三大老同時端起茶碗,互相客氣謙讓:“喝茶,喝茶。”
就此透過,辦公室內氣氛愉快。
君臣相處甚是融洽。
甭問,問就是新朝的氣象。
福臨從皇帝變為福王,其皇家園陵“孝陵”當然也得調低規格,縮減佔地面積,這些有關部門會依法辦理。
但一個新問題出現了。
福臨不再是大清的皇帝,那他額娘孝莊怎麼弄?
“實事求是好了,太宗生前所立皇后為哲哲...”
老阿的意思是本朝只尊哲哲,至於孝莊追奪一切榮譽封號,改以皇貴妃禮。
國史稱福王生母孝莊皇貴妃。
老博遲疑道:“這樣搞法,蒙古那邊會不會有什麼不滿?”
李會長也覺得對孝莊還是維持原樣的好,雖說蒙古那邊經四朝不斷減丁,已經對大清構不成太大威脅,但要是因為動了孝莊導致科爾沁的孝子賢孫們同關外八旗聯合起來,那就大大的不美了。
蒙古的破落戶再窮,也是能騎馬打仗的。
幾萬蒙古叫花子騎兵黑壓壓的跟著關外八旗衝進來,縱是皇帝陛下武功蓋世,怕也得哆嗦幾下。
要知道這會維新朝廷直接控制的騎兵數量只有幾千人。
賈六也意識到動孝莊有和蒙古發生軍事衝突的潛在危險,便說此事先擱置,待解決關外八旗再說。
繼而吩咐順治以來的實錄、國史都要重修。
今後順治時期就叫福治時期,其它不必變動。
若需變動,需報呈他這個皇帝批准。
總之,要對歷史負責。
解決完順治,就輪到康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