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不裝了,朕是忍辱負重(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叫政治?
這就是。
因為政治不需要邏輯,不需要對錯,只需要利益。
你們興漢軍不是推崇朱明後人,非要跟大清往死裡幹麼,那好,賈六委屈自己一下也姓朱。
當朱元章的後人總比當徽欽二帝后人有逼格。
如此,不就皆大歡喜了嘛。
你得了你們想得到的,我得到了我想得到的,大家手拉手圍著長江一起轉圈圈,共同建設美好的中國,不是挺愉快的事麼。
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是抗清英雄,真沒必要非要打個你死我活的。
真要詳細論的話,你興漢軍這麼多人幹了這麼多年,也沒賈六一個人解決的滿洲韃子多。
不恰當的比喻,賈六就是大清的活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是什麼人?
有名的抗日英雄。
幾萬幾萬的坑八嘎。
哪個抗日英雄的戰績超過乃木?
什麼叫專業?
桌上這一堆有關部門整理編寫的書籍就是。
口說無憑,咱們有圖(書)為證。
政治需要促使文字誕生,所以文字的出現本來就是為政治服務。
賈六算是將老祖宗傳下的智慧發揚光大了。
本來也是,文字傳下來的歷史跟墳裡挖出來的古物記載本就許多對不上。
誰篡改了?
當然,賈六還是有一定道德底線的,他沒有篡改明末清初的大歷史,只是在這段歷史中新增了一些在外人眼裡無關緊要,甚至不去刻意查證根本就發現不了的左料。
《維新皇帝身世考》是一本經典著作,集大成的那種,因為作者是大清第一才子紀曉嵐。
這本書結合了明清兩代的宮廷檔桉、藩王檔桉、隨軍記錄、征戰記實、前線將領軍報、及地方誌,還有一些南明官員回憶文集,可以說成書難度不比《四庫全書》輕鬆,無論是論點論據都堪稱國史水平,是一本可以跟腰子並等的巨著。
書中明確指出甲申國難時,崇禎太子朱慈烺被俘,然而李自成認為朱慈烺無罪,所以未加殺害。
後將朱慈烺封為宋王,一片石之戰順軍敗亡,李自成將隨軍的明秦王、晉王等宗室皆釋放,原也要釋放朱慈烺,不想朱慈烺已在亂軍中失蹤,後為吳三桂部下捕獲,得知此事的吳三桂立即將朱慈烺匿藏。
但此事很快被人向清攝政王多爾袞揭發,多爾袞命吳三桂交出朱慈烺。
吳三桂既不敢不交,也不敢真交,便上書多爾袞稱朱慈烺已經病死,使人弄了具和朱慈烺差不多年紀的少年屍體冒充應付清廷,實際私下命人護送南下。
途中吳三桂派的護衛人員被河南境內的順軍衝散,走失的朱慈烺遂沿運河一路南下,至淮安境內時,被時任淮安副將的賈漢復所得。
“漢復竊以為至寶,欲擁之南渡從龍,以妻獻之以求聖恩。未幾,方聞南都已立弘光,此太子已無價值,漢復欲殺之自保,妻因懷有太子骨肉不忍遂勸之。”
大意就是賈漢復的老婆,也就是賈六他太奶奶懷了朱慈烺的骨肉,加之其本就是被賈漢復強搶的地方民女,夫妻之間毫無感情,與朱慈烺接觸數月早有感情,不忍郎哥被殺,便極力勸說漢復不要殺害朱慈烺,言“為明臣私殺主上實屬不義,日後必遭報應。”
可土匪出身的賈漢復哪裡肯聽搶來的妻子所勸,仍是執意將朱慈烺秘密處死,後見清軍勢大又率所部剃髮當了漢奸,充當了清軍征服江南的急先鋒,屠城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