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朕,鬼子六,打錢!(第1/3頁)
章節報錯
賈六不知道他的心腹栓柱和股肱老阿正在加強彼此間的雙邊合作關係,仍在那與天津方面的官員暢談理想與抱負,以及大清的美好未來。
一時說熘了,結果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向第二次工業革命跨步前進了。
就是從機器化向電氣化躍進。
口沫橫飛的,聽得天津方面官員一愣一愣,個個都下意識的雙腳離地,因為聰明的智商跟不上六皇帝的節奏了。
許是意識到自己太過心急,總想短期內趕英超法,忽視了事物發展基本規律,賈六趕緊掐了這一段,繼而就當下實際工作提出幾點要求,以便夯實他好不容易篡來的中國再次復興機會。
首先,天津方面作為工商業改革與發展的試點,一定要走在全國前面,這一點母庸置疑。
誠如他剛才所說,天津的官員不轉換思想,他這個皇帝就要轉變他們的人生。
如何發展,如何落實,具體參照市面上已經大批次印刷發行的六皇帝日記。
以及內閣不久前制定的工商業發展規劃藍圖。
哪怕打個對摺,也足夠讓屋中這批最早吃螃蟹的官員,在未來幾十年間成為政壇上不容小看的政治力量。
出幾個閣老都不在話下。
其次,賈六提出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都要讓商民自由興辦。
也就是全民參與,官府不要給各行各業設定門檻,只要民間有需求,貿易有市場都可以辦。
當然,阿芙蓉是禁止的。
現下阿芙蓉在大清各地已經有了市場,包括京師王公貴族也有很多人在偷偷吸。
不過這玩意以前的食用辦法是整個吞食,如服金丹用,據說明朝的嘉靖皇帝就好用這玩意服金丹。
另外就是摻上藥品煎湯喝。
這兩種方法不容易使人上癮,危害不大。
到了雍正年間,用槍管灼火吸食的辦法才傳入中國。
雍正年間,京師就已經有了阿芙蓉煙館,吸食這玩意成為八旗上層的一種風氣,所以沒幾年雍正就下旨查禁。
規定興販者發邊充軍。私開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絞監候。
內務府和戶部有相關資料,雍正年間每年只進口了300箱阿芙蓉用於醫療方面。
但是幾十年過去,這個數字肯定翻了無數倍。
因為只要有需求就必定有人為了暴利偷偷販運。
具體情況清朝也沒有官方統計,賈六也只是有一點前世印象,好像就是乾隆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大規模往中國販賣印度產的阿芙蓉,用以跟中國的商人交換茶葉。
由於沒有官方統計資料,賈六無法得到現時英國往中國輸入阿芙蓉的準確數字,但想來兩廣地區由於十三行和西洋各國專市的原因,阿芙蓉可能已經氾濫。
因此,待統一北方後,勢必要來個廣東銷煙。
這會的英國老還沒有能力把軍隊投放到中國來。
真來了,賈六肯定是舉雙手歡迎的。
他是出了名的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要不是導演不敢拍,他敢讓全世界的阿芙蓉都姓賈,讓英吉利老表變成英倫孤兒,讓法蘭西道友成為艾菲爾鐵塔下的病貓...
當然,這個全民參與不是所有人都當老闆,而是讓大清的百姓能夠從工業化發展中找尋自己的定位,實現自身階級的跨越,或者是實現下一代階級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