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明治”這一年號可以有效拉攏分化反清復明的興漢軍,為雙方協商解決分歧奠定良好基礎。

“這個年號確有諸多好處,但由於不可抗力因素,以及個人情感原因,朕還是另擬年號的好,”

賈六打量了眼明顯還有話說的梵偉,“你就別跟朕繞彎子了,到底想跟朕說什麼?...大膽說,說錯了朕又不會拿你開刀問斬...真是的,什麼時候,朕在你們眼中成了有話不敢當面講的存在了?”

“單陛下這一點,就足以稱為明君了!”

梵偉深呼吸一口,繼而問出心中最為關心的事情,“臣斗膽問陛下,欲立何人為後!”

“立後?”

狗頭軍師的這個問題讓賈六一時無法回答,因為他還真沒想過。

不是疏忽,而是真忘了。

有陰就有陽,有公就有母,有帝就有後。

自己已經稱帝,天下即將大治進入嶄新時代,那臣民最關心的肯定是皇后人選了。

自古皇后人選,都不是皇帝之家事,而是天下之公事。

眼下賈六有五個女人。

第一個就是為其生下長女文靜的如秀;

第二個則是為其生下長子克清的媛媛;

第三個是博清額之女春花;

第四個是前甘肅布政使王亶望送給他的吳卿憐;

第五個則是老富從宮中弄給他的順貴人玉英。

五個女人各有背景。

出身上,如秀、春花、玉英都是滿洲出身。

論尊貴,如秀是信王府格格,肯定最貴。

春花他爹博清額不僅是湖廣總督,還是共進會副會長,雖是私生女,但也較貴。

玉英是乾隆的順貴人,按禮法的話比如秀這個格格還要高貴。

媛媛同吳卿憐都是漢女,媛媛的父親是“逆賊”,吳卿憐則是自幼被父母所賣的可憐女人,二人出身肯定比不上滿洲出身的三女。

因此,理論上,賈六肯定要立格格出身的如秀為後。

只是,這卻不符合政治利益。

因為,賈六的基本盤是漢軍和綠營,而不是滿蒙八旗。

隨著形勢發展,如秀背後的信郡王府顯然已變得不那麼重要,甚至滿蒙八旗包括愛新覺羅都不重要,倒是春花背後的湖廣總督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