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委員會賈六是不可能罷撤的。

歷史證明,上位者如果沒有一支廠衛隊伍,那這個國家的官僚集團必然會無限膨脹,成為國家最大的蛀蟲,最終導致江山易色。

甭管哪個國家,都這樣。

區別在於叫法不同。

當前一支強有力的廠衛隊伍,可以確保維新朝廷的各項改革措施成功推行,也可以外力推動維新官僚集團的凝聚與忠誠,使得這個官僚集團跟隨皇帝陛下不斷前進。

長遠看,這種廠衛隊伍肯定是有大問題的,也必然要改革換個包裝存在。

可如今維新朝剛剛蓋了個地基,小樓還沒蓋起來,內部裝潢更是沒影的事,整體看著依舊是“老、破、舊”,如此,賈六怎麼可能如老鄭所願自廢武功呢。

要知道,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型的前提,就是一個強而有力並堅決落實最高指示的官僚集團。

值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必然會碰到保守派、腐朽派、敵對派的抵制,諸如陽奉陰為的消極抵抗。

如此,內務委員會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一切敢於同維新皇帝做對的敵人,都將遭到內務委員會的碾壓!

官方表述叫原則不容動搖。

老鄭能怎麼辦?

皇帝陛下都懷疑他的立場了,只能無奈表態臣可以服從,但保留意見。

這個態度賈六還是滿意的,甭管你老鄭怎麼想,眼下給我執行就是了。

當然,賈六對老鄭還是十分信任的,因此將因“鐵拳行動”導致的大量官缺都交由他,也就是讓老鄭完全負責本省新的府州縣官員調整和任免。

“朕用人,向來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有才能,有無功名都可。”

賈六又指出一條新的用人辦法,就是從不入流的“吏”中發掘人材,尤其是在各級官府六房長期任職通曉政務、律法、民情的專業人材。

此類人等不必拘泥出身,可以大膽任用,由吏破格提拔為官。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得在本地任職。

六房人員本就是當地士紳集團的代言人,他們的存在使得官府無法直接同百姓對接,導致朝廷委任的官員不得不依靠他們,否則政令真就不出縣衙了,也就是所謂的“皇權不下鄉”。

為了供養此類編外人員,就出現了大量苛捐雜稅,使得百姓負擔極重。

賈六任職直隸總督時便和時任布政使楊景素談過這一現象,當時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財政一體化。

但當時包括現在都沒法執行這一方案,原因是需要大量財政資金。

樂觀估計,至少五年以後才能全面落實財政一體化方案。

因此,眼下賈六自不可能讓老鄭這個湖北巡撫搞試點。

湖北這會比誰都窮,完全的財政赤字,不是他想辦法從那幫失節降官處搞來大量資金,湖北各級官吏都得去要飯。

六房人員與地方錯綜關係固然是一大弊端,但這些人的專業知識卻是科舉出來的官員無法比擬的。

為什麼有的地方官員被罷免後,新官上任之前長達數月的空白期,衙門能夠運作?

還不就是因為這些專業人材在維持運作麼。

給這些過去根本不可能“進步”的專業人材開啟進步通道,不僅可以使得政務運轉更為流暢,減少其中的時間和資源損耗,也能提高“皇權”於鄉村的實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