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爺又改姓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山東代表團的團長是布政使於易簡,副團長則是山東綠營參將閻吉仁。
於易簡不用說,前領班軍機于敏中的親弟弟,山東巡撫國泰忠實的走狗。
那個閻吉仁原先是個衙役,後來參加山東教匪後特別能打,將當時帶兵圍剿他們的山東總兵惟一打得暈頭轉向,最後被賈六招安後丟給了惟一。
原是想借惟一之手把這個能打仗的反骨仔除掉的,哪想人家惟一求賢若渴,不但沒有殺掉閻吉仁,還叫其做了自己的親兵隊長,後來更是一路提拔為參將。
別說,惟一這一手效果很好。
現在其麾下最能打的兵馬就是前常勝軍降卒組成的德州營。
賈六讓老紀代表自己同山東代表團談,本是想親自去的,但想勸進這種事總不能自個拉著臉皮說吧,從得有個中間人。
老紀,再適合不過。
人到齊後,賈六便將武昌密遞給眾人輪流傳閱。
第一個有反應的是荊州將軍萬朝興,直言這簡直是荒唐透頂。
兼任湖北總兵官的瑞林也笑了起來,說這差不多是他今年聽過的最好笑的笑話。
沒有之一。
然而,其他幾人反應卻同臥龍鳳雛一樣,都是面色凝重。
賈六首先問老博:“阿瑪,這件事,伱怎麼看?”
老博認為七三開。
就是七成機率興漢軍方面不可能和乾隆聯手。
原因是對金川發動大規模攻勢的正是乾隆,這幾十年來死難的明朝遺民都可以把賬算在乾隆頭上。
如此血海深仇,兩方怎麼可能聯手。
但不排除最不可能的可能。
所以七三開。
就是話不能說滿。
“我大清以少族而凌大族佔領中國”
紀副主任開篇就是一通大論,重點卻只在一句,那就是滿洲畢竟人少,眼下大清又有興漢軍這“外敵”,內部又分裂為兩個不同陣營,根本不可能同國初一樣八旗齊心協力共同對付明軍。
因此,不排除最壞的可能。
說了等於沒說,典型的老油條。
栓柱側著脖子道:“少爺,我在想老四鬼子會不會豁出去不要臉,主動向武昌方面伸出橄欖枝,承認過往錯誤,下道罪己詔,或者籤個什麼條約,說大家都是漢人何必兄弟相殘,還是先放下爭議,一起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呢?”
梵偉附和道:“萬一發生這種情況,局面將對王爺大大的不利。”
“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阿主任開了個頭,卻沒下文。
但這個開頭語卻表明形勢的不可測,以及不確定性。
“什麼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大不了一起賣好了!”
賈六微哼一聲,乾隆真不要臉賣國,他難道就不敢賣了嗎?
當場要求馬上同武昌接觸,就更改國號、三省自治、恢復衣冠等條件進行開誠佈公的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