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辮子的清軍(第2/4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當年為了強迫漢人留辮,那可是一座城一座城屠過去的。
老話講“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現在咱大清人人腦後留的這根辮子,是那幾千萬漢人用鮮血替咱後人保留下來的。
也是咱大清列祖列宗的武德證明!
這才百年時光,國策就不講了?
祖宗的武德不提了?
沒有鬍子的男人是不完整的男人,沒有辮子的大清還是大清麼?
這又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哲學問題。
涉及到政治、軍事、人文、經濟、倫理、家庭、生育等等。
系統而又複雜。
不解決這個問題,是要出大問題滴!
賈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將這個問題丟給老紀。
理由是老紀書讀得多,腦子活,理論知識紮實。
自打栓柱老爺去永平當知府,狗頭梵軍師主政直隸後,某方面,逼上梁山的紀副主任接替了二人角色,充當了大將軍王身邊唯一政策顧問一角。
“其實嘛,以王爺今時今日的地位,以及軍民萬眾一心的支援與擁戴,留不留辮子,講不講國策,並不重要。”
紀副主任坦白講,王爺如今已經掌握陝甘綠營這支大清王牌軍,再有湖廣、直隸,四川等部隊,別說割辮子了,就是把老四鬼子的鳥割了,也沒人敢說個不字。
反正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嘛。
按傳統講,紀副主任還是想王爺走老式武裝奪權道路,而不是現在這種悄悄進村,打槍不要的和平道路。
因為前者更正大光明,後者有點拿不上臺面。
這就是思想侷限。
作為傳統官僚,紀副主任多多少少有些不把百姓的命當人命看了。
火槍一響,反旗一豎,再怎麼控制,沒個千萬人為之送命,怎麼能叫武裝奪權?
就現在全國大半滿城未下的現實狀態,只怕一場波及全國範圍的內戰不可避免。
而王爺這邊,無論是街邊的乞丐,還是衚衕的姑娘,統統都是他的心頭肉、座上賓。
當真是能少死一個是一個,能多活一個是一個。
國家長遠利益,百姓切身利益,永遠都是賈六最重視的所在。
這就是格局,決定地位的格局。
“果然,自古投降派是最可怕的。”
身為上位者,賈六目光是聚集在全國這一盤大棋上的,不像老紀始終盯著紫禁城看。
總以為登上那座龍椅就是勝利,為之忽略龍椅以外的一切,包括百姓的生命。
他認為國策還是要講一講的,但辮子也是要正大光明去的。
因為,他打算借保寧刮起來的這股歪風邪氣,順勢將陝甘綠營打造為全國第一支無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