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有救了,湖廣有救了,百姓有救了!天將降大任於王爺也!”

睿親王的滿滿誠意深深打動了老陳,他很感動,同時覺得自己很慶幸。

本來是一條道走到黑的,現在竟然多了一個岔路口可以讓他走回正道,讓他重新成為大清的忠臣良官,讓他不用揹負失節叛徒的罵名,當真是命運如此多舛,又是如此顛沛,曲折離奇,卻是不能捨棄,讓他又愛又恨。

可以肯定,只要睿親王的誠意不打折扣完全兌現,他陳輝祖就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人。

奇在何處?

沒投降賊軍前是湖廣總督,投降之後還是湖廣總督,如今幡然悔悟重歸大清依舊是湖廣總督。

歷史上還有哪位有他老陳這麼離奇?

大起大落都沒這麼刺激。

一激動,立時表態:“感謝朝廷,感謝睿親王,感謝嗯?”

突然覺得哪裡不對,細一想清廷那邊不是調四川總督博清額任湖廣總督了麼,那他這個湖廣總督算怎麼回事?

難道睿親王是在忽悠他,功成之後就翻臉不認人,卸磨殺驢?

心中不由一個“咯噔”,總覺這麼好的事怎麼就輕易落他頭上。

歷朝歷代降賊官員再反正倒不是沒有,可沒有官復原職的啊,總得有個貶職過程。

尤其是總督這一級別的重臣。

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不可能大度到讓一個失節的總督繼續留任的。

若睿親王許他老陳反正不殺,或者是降幾級,倒是實在,可仍就復任總督,看著總不那麼塌實。

有點虛。

如此一想,手中的委任狀頓時不香了,總覺這是睿親王的陰謀。

還是小心為妙,別叫睿親王給坑了。

“博制臺只是來過個渡,待亂事平定之後必然是要高升入京的,屆時總督之位非大人莫屬,畢竟大人對於湖廣的情況比較熟悉,很多事情沒有大人在的話不好辦。”

來使似是早就知道陳大人會有這個疑慮,迅速又從另一隻鞋底取下睿親王的給總督大人的親筆信。

“噢,睿親王的親筆信?”

老陳趕緊接過開啟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行大字——“鼎之輕重,本王能問乎?若能問,總督可願助乎?”

這一行大字先是讓老陳大吃一驚,臉色疾變,繼而如吃定心丸般喜笑顏開,腦門上的抬頭紋都少了幾條。

“原來睿親王也不是好鳥.不想王爺志存高遠,有鴻鵠之志,真是大清之幸,百姓之幸,亦是本官之幸啊”

老陳真的很開心,原以為只有自己這種人才會當叛徒,萬萬沒想到濃眉大眼、根正苗紅的和碩睿親王比他這個叛徒還要壞,竟然有那謀朝篡位之心,真是可喜可賀。

這事穩了!

一個叛徒,一個賊王,王八對綠豆。

真是天不生睿親王,萬古如長夜啊。

霎那間,陳輝祖什麼雜七雜八的想法都沒了,腦海中只有一個堅定的念頭——一心一意跟著睿親王幹,管保錯不了!

反正,他也沒什麼骨氣可言。

“承蒙王爺不棄,我陳輝祖願為王爺粉身碎骨,萬死不辭!”

大義凜然中,老陳小心翼翼將此信收好揣在懷中,似乎此信比免死鐵券還要貴重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