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爺,您全家被端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保柱提出的問題不是問題。
因為,乾隆不可能跟六子妹夫一樣,連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及道德底線都不要的。
對此,賈六本人是深信不疑的。
一信乾隆要臉;
二信自己不要臉。
“老四鬼子真敢自稱是漢人,不是王爺不答應,而是富中堂和安親王不答應!”
職業官僚出身的丁副主任相比職業士兵出身的保柱,明顯具有更多一些的政治智慧。
丁副主任認為,不管京中是否發生變化,王爺過去的朋友和敵人又是否穿一條褲衩,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促使王爺的朋友和敵人坐在一起的關鍵只有一點。
那就是滿洲的根本利益!
所以,除非乾隆能奇蹟般的上演宮廷政變,一舉端掉富、色同盟,重新掌控包括京師在內的北方局面,否則,他就不可能自認什麼漢人。
因為,富、色二黨是目前最堅定的滿洲同盟黨。
維護滿洲利益的需求和堅定,遠勝披了層滿洲皮的王爺。
乾隆敢稱漢人,兩位大佬絕對第一時間勒死他,然後合擁太子登基。
目前基於可能性猜測,也就是基於王爺暴露了的最壞情況推理——京師形成了一個反對王爺的小集團。
那麼,想要破解這個小集團,並從中獲取最大利益,王爺就必須以謠制謠。
你們說我是假冒滿洲人,那我就說你們的皇上是漢人。
好處有二。
一是透過重啟老四鬼子身世調查分裂京中的反動小集團,哪怕分裂不了,也會讓這個小集團內部變得不穩,人心不齊。
團結就是力量。
不團結,就等著被分而治之。
二是掌握八旗外圍,即透過大量不明真相的八旗群眾反推老四鬼子這個名義上的八旗共主。
進而將富、色二黨打成謀逆集團,大清上下人人共誅之。
也為大將軍王的清君側行動套上正義光環,掃平一切律法上的障礙。
“真到了兵臨京師那一天,你們不要急著擁我進紫禁城,事先找幾個御史文官到城門請我先去祭拜一下孝陵,切記!”
賈六喝了口茶,吐出幾片茶葉。
覺得味道太淡,又撅著打著紅藍補丁的屁股,從不捨得喝的茶包裡捏了幾片丟進去。
對於儀式感,他向來注重。
這個孝陵可不是南京的朱元璋墓,而是大清入關始皇帝世祖順治爺的墳。
由於技術條件和時間不具備,孝陵目前儲存完好。
禮部尚書奎尼曾經提出對孝陵進行考古,因為奎大人懷疑孝陵地宮中埋葬的不是世祖爺真身。
原因是傳聞世祖爺在五臺山出家了。
對此,賈六給出的批語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