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無向湖廣浪死歌(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句良心話,大將軍王的封號本就不吉利,難有善終,這要是再把宗室和滿洲的達官顯貴都得罪了,睿親王的將來真就堪憂。
故而,鄭大人希望在王爺身邊充當參贊大臣的紀侍郎能夠規勸一二。
在不違背大的原則下,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小小變化,或者說小小松動。
至少,不應該牽連過廣,尤其是對窩藏北逃宗室者,能夠以教育罰款為主,而不是按現在的條例規定盡行抄殺。
“當年睿親王帶領我大清成功入主中國,靠的便是嚴法峻刑。今日國家之局面雖遠不及國初之壞,但中國老話講,亂世必用重典王爺有句話說的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此話引申開來,國家之事,當從八旗做起,從宗室做起,從皇族做起,如此,國家才有未來啊。”
紀昀說話時眼皮都沒抬一下,睿親王打的什麼吊主意,他心裡能沒數。
別說開個口子鬆動鬆動了,能保持現在的執法原則就不錯了。
看著吧,下一步王爺管保將這吊逃兵法全面鋪開,成為包括愛新覺羅子弟在內所有八旗子弟的夢魘。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不過紀大人,這法例畢竟只是行轅頒佈.”
鄭大人繞來繞去說了一通,無非緝捕逃兵法只能算是地方性條例,根據上位法原則,這個法例某種程度上是錯誤的,是非法的,是沒有經過大清最高司法機關用印的臨時條例,在湖北這邊搞搞可以,推廣全國困難很大,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紀昀慢悠悠的一邊喝茶一邊道:“鄭大人考慮的本官也都想過,不過現在看來,緝捕逃兵法是符合大清法治精神的,也是有例可循的。”
放下茶碗說道當年聖祖康熙朝時,改三次逃人處死為發寧古塔窮兵為奴,後於三十八年裁撤兵部督捕衙門,將督捕逃人事宜並刑部處理。
“.雍正年間,又逐步減輕刑罰。不過本官記得乾隆八年,大學士徐本奏準刊佈《督捕則例》,將督捕漢奴改為督捕八旗兵丁逃旗,此例如今尚未被廢除,因此王爺所頒緝捕逃兵法與《督捕則例》精神一致,朝中若有反對聲音,可以則例說話。”
“督捕則例?”
聽紀侍郎這麼一說,鄭巡撫也想起來了,確實有這麼一個督捕則例在,還是當今皇上親自批准的全國性法案。
此法案出爐原因是當今皇帝登基後銳意進取,一心整頓京營八旗,所以將部分京營八旗遷回關外,或遷往西北屯墾。
在此過程中,自是遭到京營八旗抵制,很多回屯的旗丁大量逃亡,鬧的很是轟動。
由此《督捕則例》改為重點監抓八旗逃丁。
作為全國性法案,這個則例完全可以作為緝捕逃兵法的上位指導法,因此,律法程式上,睿親王頒令的逃兵法是完全沒有任何法律問題的。
這是紀昀在翻爛了各種律法後給逃兵法做的最好註解。
同一時間,剛剛抵達天門的睿親王並沒有第一時間校閱新軍官兵,而是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然後命人於八旗各部廣泛推廣。
詩名《無向湖廣浪死歌》。
賈六指示:“要用八旗的矛去戳八旗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