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掌力之猛。

紀昀慌得趕緊下跪:“王爺,下官對您可是愚忠一片啊!”

“愚忠?”

賈六怒哼一聲,眼珠子轉了轉,冷冷說了一句,“既然你紀曉嵐自己說對本王一片愚忠,那本王讓你去死,你去不去?”

“下官蒙王爺恩遇,待下官如國士.雖百死不足一報,唯王爺之命是從!”

紀昀態度非常端正,就是講的有點違心,因為他是被迫上的這條賊船。

正在賈六以為老小子真個會去死時,紀昀話鋒一轉卻一臉苦悶道:“可下官死不足惜,然王爺卻會落個誅殺忠良的惡名,為王爺名聲計,下官還是暫且偷生的好。”

賈六臉抽了抽:“老紀啊,本王看你越來越像我了。”

“全賴王爺栽培!”

紀昀擠出一絲乾笑,跟著這位大將軍王一個月來,算是摸透這位的脾氣了,知道這位年紀輕輕的王爺待部下甚好,不是那種裝的好,而是真心的好。

就是隻要你真心替他幹事,他就一定善待於你。

故而王爺不可能會要他死。

還真的叫紀昀猜中了,在盯著他看了又看後,賈六有些鬱悶的上了馬車回新野了。

眼看王爺上了馬車,紀昀長出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跟錯人。

要是老四鬼子乾隆,這會不知如何怒罵他呢。

不想,正慶幸時,主管八旗內務委員會的丁慶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邊,然後在他耳邊嘆口氣道:“紀桑,你完了。”

另一邊負責王爺安保工作的保大隊長則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他,看得紀昀沒來由的一陣脖頸發涼。

回到城後的賈六依如從前處理各地送上來的公文,如此兩日後從新野啟程向襄陽出發。

作為清軍在湖廣境內控制的最後一座重要大城市,襄陽更是抵禦興漢軍攻入河南的最後一道門戶,一旦此地被興漢軍攻佔,則他們就能以襄陽為跳板攻入中原,屆時是否攻奪南京就不那麼重要了。

清軍方面顯然也知道襄陽的重要性,因此武昌之役後,湖廣境內殘於清軍主力基本都退到了襄陽一帶,主要是川軍和滇軍這兩個主力,另外還有部分湖廣綠營的殘兵,江西綠營兵,總兵力大概三萬人左右。

城中官職最大的是武昌之役逃脫的湖北巡撫鄭大進,其次是病重的雲南提督常青。

僅以品級論的話,四川總兵王福只在城中排第六,但王總兵在襄陽城中說話的份量卻是最足的。

無它,城中川兵足有萬餘人。

不過湖北巡撫鄭大進對川兵卻不甚信任,原因是重慶副將馬大元率部成建制叛變降賊,直接導致定西大將軍豐升額戰死殉國。

因此鄭撫臺對川兵懷有警惕之心,害怕悲劇重演,故而私下拉攏滇軍將領以及江西綠營參將馬有德等,對川軍的供應也多是不足。

對此,川軍上下自是不滿。

這兩天精力不好,可能寫的不盡如人意,但又不能不寫,這就是作者的悲哀無奈之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