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老富,朕下回不敢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爺為天子,天經地義!”
“我們要奪嫡,我們要宮鬥!”
老阿和老奎想都沒想就附議,王爺指哪他們就打哪!
“睿親王於我大清有擎天之功,當年若非睿親王讓皇位於世祖,我大清怕是無法征服中國奴才支援王爺拿回屬於自己的帝位!”
偷摸過來的恩明順了順關係後才點頭附議。
明顯政治嗅覺低於阿、奎二人。
鑑於恩明剛剛投靠過來,還沒經受共進大染缸的薰陶,賈六沒有對其喝斥,只是暗中調低此人的等級,將其歸納為可用可不用之流。
而老阿和老奎檔案上的評語是——“可大用。”
形勢已經從揭竿造反轉變為爭奪家產,這就完全屬於愛新覺羅內部矛盾了。
不管是賈六還是老阿、老奎他們,都覺壓力減少許多。
隨著矛盾性質的轉變,他們面臨的敵人將成幾何級數下降。
打個比方,原本賈六通往帝位的路上橫著一百個大漢,現在就剩下幾個了。
法理上,賈六的皇帝的繼承權已經進入前十五。
從繼承權排名五萬多名到今日的前十五,天知道賈六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太多的藉口,太多的理由,為了帝位,他幾乎背叛了所有.
“有你們的支援還不夠,本王需要天下人的支援,要天下人將我抬進乾清宮!”
怎麼讓天下人支援呢,當然就要宣傳。
宣傳到位,輿論就起來了。
你不宣傳,百姓郎個曉得你龜兒子是哪個撒。
賈六就輿論工作下達進一步指示,就是要求會內所屬相關宣傳機構年後就要馬力全開。
不是宣傳他,而是宣傳他的老祖宗多爾袞。
重點宣傳多爾袞為大清立國入關征服中國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要讓大清每一個人不管是識字還是不識字,都要曉得攝政王的厲害。
而且,要將多爾袞塑造為悲情英雄,從而引發百姓的共鳴。
“南宋高宗即位後不是從太祖子孫中選立皇帝,不再以太宗後人為帝了嘛,這件事一定要結合大清現在多難多災的形勢加以利用。”
中國人做事好講以史為鑑。
那麼,南宋皇朝的舊事,當然可以讓大清借鑑一下。
阿思哈拿本子認真記錄後,提出自己的建議:“王爺,奴才以為今後提睿親王時,最好不要再提睿親王,也不提攝政王,應當改提成宗義皇帝。”
“哎?這個提法很好!”
老阿的這個提議讓賈六刮目相看,對嘛,老說睿親王、攝政王的沒意思,說來說去也就是個王。
可改提成宗義皇帝就不同了,老百姓一聽就知道這是皇帝。
那麼,作為皇帝后人,又是大清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明星,睿王爺是不是可以再進一步呢?
奎尼見阿思哈搶了自己的風光,醋意大起,趕緊起身提議:“明年要舉行會試,奴才以為這次會試可以拿來做文章。”
“噢?”
賈六興趣大增,忙問奎尼這文章如何做法。
奎尼的意思很簡單,他是禮部尚書,而禮部負責會試,因此只要王爺能夠在富中堂那裡爭取他為明年的會試主考官,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