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朕要讓你們後悔(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槍了?”
“真開槍了?”
“好像是!”
“我的娘哎,沒命了,快跑啊!”
大將軍王行轅營門處傳出的槍聲讓現場的愛新覺羅慌了,卻讓不在現場但能聽見動靜的八旗閒人們樂了。
“大將軍王不愧是大將軍,孃的,真帶種!”
“嗨,我就說嘛,能當大將軍王的肯定沒孬種!這玩意他是真敢幹啊!”
“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說的就是咱大將軍王啊,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哇,嘿兒呀伊兒呀!”
“看到沒,什麼黃帶子、紅帶子,槍聲一響全他媽沒軟子!”
“.....”
跑來看熱鬧的旗人大多本就是近乎於無賴地痞那種,這種人膽大的很,絕對稱不上良民。
良民都是膽小怕事的,別說出頭了,他們連搖旗吶喊的膽都沒有,只知逆來順受。
所以,良民自古也叫順民。
明末很多貪生怕死的官員,順來降順,清來降清,一個個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這順民,大抵也是如此。
歷朝歷代,甭管是漢人皇帝還是異族皇帝,都喜歡順民。
八旗子弟到這會,順民的數量也是多不勝數,尤其早先的漢軍旗,那是真叫出旗就出旗,沒一個敢鬧的。
滿蒙八旗也沒好多少。
沒了血性,自然就成了順民。
無賴旗人更是沒什麼血性,來此看熱鬧的目的就是純粹起鬨。
吃瓜的不嫌事大。
爺們就是圖一樂!
湊熱鬧的勁頭那叫一個大,要不是官兵不讓上城牆,估計城牆上都能擠得水洩不通。
難得碰上這麼大的熱鬧,哪怕什麼都不做,就跟著在人群后頭起個哄,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都不小。
一來反正死的不是他們,這大清的天就算塌下來也跟他們沒關係,爺又不姓愛新覺羅!
二來人家也有長遠考慮,這鳥大將軍王都動員宗室子弟上戰場了,那他們這些八旗子弟不是更要上戰場麼。
所以,跟著過來鬧,也是明哲保身的意思。
也帶了另一層意思,就是看朝廷怎麼處理這事。
這要宗室們一鬧就可以不上戰場,那咱們八旗子弟憑什麼不能鬧?
手心手背都是肉!
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有他們祖上的一份功勞!
所以,必須過來給帶子爺們撐個場子,這樣輪到動員他們上戰場時就有的說道了。
再說,又不是他們頂在一線,跟著吼幾嗓子壯壯聲勢,何樂而不為?
往後也能對人吹噓:“乾隆四十一年大鬧德勝門那事你小子聽說過沒?嘿,爺當時就在現場,要不是哥幾個死活抱著我,你信不信爺能把那大將軍王的帽子扯來當夜壺...”
先前表現得最激動,罵聲最響的那幫愛新覺羅子弟在槍聲響起瞬間,膽氣全消,或是目瞪口呆的望著地上的屍體不敢挪動,或是如鳥獸般驚叫四散而逃。
一個個抱頭鼠竄,嘴裡喊著殺人了,兩腿飛快,只恨爹孃少生一條腿。
人太多了,黑壓壓一片,不少地方更是擠滿了人,導致不少帶子爺都沒地方下腳,只能騎在自家包衣奴才的肩膀上“作戰”。
路邊的樹上也是爬滿了人。
場面就如同一顆爆竹扔在密集的人群中般,鬼哭狼嚎,抱頭鼠竄,現場一片混亂。
人多聲勢大得嚇人,可以讓人遠遠一瞧,就心生退意。可一旦遭遇突如其來又或是太叫人害怕的事情時,人多就成了最大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