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八旗之花已凋零(第1/3頁)
章節報錯
湖廣大敗的八百里加急,是從戰場撿回一條命的湖北巡撫鄭大進發出的。
據鄭撫臺奏報所言,一個多月前定西大將軍豐升額為迫使攻入湖南的賊軍回援武昌,從而起到集中殲滅的戰略目的,親率其從四川帶來的主力大軍四萬餘人自荊州東下浩蕩殺往武昌。
同時傳令八旗副都統瑪爾佔接替病重的雲南提督常青指揮所部,配合四川總兵王福部分別從德安、黃州二府向武昌進軍,以求牽制武昌守軍。
瑪爾佔本是準噶爾將領,後降大清,以三等侍衛從軍,極是悍勇,攻凱立葉親臨前陣,勇攀堅城,得賜戰拉布巴爾巴圖魯稱號,遷頭等侍衛。
後調至金川,授領隊大臣,並授蒙古正黃旗副都統職,是豐升額帳下一等一的悍將。
雲南提督常青從雲南帶來的這支綠營兵,相對而言是湖廣清軍中較為強悍的存在,因為他們中很多人參加了攻緬之役。
隸屬常青指揮的除了雲南綠營,還有江蘇、江西兩省的營兵,三省營兵總兵力有一萬三千多人。
雖然常青本人病重無法親自指揮,但瑪爾佔也是八旗有名的悍將,故而該部清軍在瑪爾佔的帶領下自德安應城南下,相繼攻佔漢川、孝感、一直打到了距離武昌只有百里之地的蔡店。
黃州方向的清軍以四川綠營為主,浙江綠營為輔,共十八個營兩萬餘人。
原先還有福建綠營一部也在德安方向,但兩個月前因臺灣戰事吃緊,該部在參將汪天德的帶領下已經奉命趕回福建參與平臺戰事。
接到定西大將軍命令後,四川總兵王福即率重慶副將馬大元、金川副將祖應元、成都副將張大彪兵分三路向武昌進發。
武昌方向的賊軍可能知道清軍大舉來攻,並探明自西邊荊州方向而來的清軍才是主力,因此只在東、北兩面部署少量賊軍用於遲滯清軍,精銳主力部署在武昌西側,統帥顧正道也有與清軍決戰的意圖。
豐升額接到探報,說是武昌西南方向的金口鎮為武昌賊軍外圍防線的樞鈕,乃是水陸交通要地,若能攻佔此地就能切斷武昌賊軍與湖南賊軍的聯絡,從而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金口守軍大概不到五千人,豐升額親率主力近四萬餘,佔了絕對兵力優勢,因此立即督兵攻打金口,若能攻佔此重鎮最好,不能攻佔也會誘使武昌城中賊軍前來增援,如此可以圍點打援。
豐升額親自指揮的這支大軍乃是在金川征戰多達十年的勁旅,其堅信野戰無敵。
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豐升額的部署都沒有問題,十足名將苗子,難怪皇帝如此器重信用他。
軍中都說這位年輕的定西大將軍有乃父阿里袞之風。
不過清軍在前往金口途中,就遭到一股賊兵襲擾,兵力不多隻三四千人,不過甚是狡猾,也極是敢戰。
從湖南逃到恩施又跑到荊州的湖北巡撫鄭大進為求贖罪,自請與前軍一同出發。
結果看到賊軍擋道,立即嚇得派人向定西大將軍求援。
豐升額率兵趕至,於高處觀察戰場後,便將前軍萬餘人分為五隊,自己只帶百多擅戰親兵縱馬衝上土山,結果出奇不意將正在此地指揮作戰的賊軍一名師帥當場斬首,並奪其旗幟,嚇得這支由湖北社團分子組成的興漢軍立時慌亂一團。
見主將如此勇勐,清軍上下自是奮勇進擊。
因豐升額出身滿洲鑲黃旗,故其帥旗為八旗鑲黃之色,左近清軍將領都稱「黃旗無敵」。
見賊軍大潰,豐升額命副都統尹達裡率兵追擊,未想賊軍竟在逃竄路上布有炮兵,尹達裡督兵剛至就遭賊兵炮擊,一時死傷無數,恰逢此時天向大變,狂風吹得雙方士兵眼都睜不開,遂各自收兵息戰。
戰後清點,清軍傷亡一千餘人,賊兵傷亡倍之。
第二日天氣大好,豐升額令副都統尹達裡、庫勒德、章京穆哈納,參將國興、副將巴西薩等人督兵萬餘一鼓作氣勐攻賊兵。
前後破賊軍營壘四座,一直將當面賊軍趕到金口,又摧毀賊軍於金口外圍所設營壘一座,俘斬三百餘人。
連番作戰,清軍雖士氣高昂,斬獲甚多,但軍士也頗疲倦,因此暫停攻擊休整一日。
由於被賊軍擋了數日導致清軍未能及時抵達金口,武昌城中的賊軍又向金口派來援軍三個師7500人,使得金口守軍兵力由原先的5000增加到12500人,再有周圍活動的數股賊軍,清軍的兵力優勢被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