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學的領導,就有好學的部下。

在少爺長期影響下,栓柱這幾年也變得特別好學,同時也變得特別好奇,就是不管遇到什麼自己想不明白的事,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在奉少爺之命編寫《不正經太后》續集,以及主持編寫《乾隆帝生父考》過程中,少爺為栓柱領導的賈辦編寫組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這些材料據少爺說是來自蒐集的民間傳聞,但這些傳聞無一不指向先帝死於謀殺。

有些材料更是具體到時間、地點、人物,讓人看後瞠目結舌,猶如親臨案發現場,恨不得把太后那個毒婦手撕兩半才解恨。

一開始栓柱也是不太信的,但看的多了也不禁懷疑先帝真有可能死於謀殺。

要不然,誰吃飽了撐的造當今皇上的謠?

沒有那些造謠的人,少爺能蒐集這麼多一手材料?

空穴不來風。

因此,栓柱做夢都想開啟泰陵地宮,扒開先帝的棺材看看先帝究竟有沒有腦袋,這樣將來就算他死了也能不帶一絲遺憾的走。

現在,開棺驗屍的結果排除先帝死於呂四孃的刺殺,那麼,從少爺常掛在嘴邊的科學角度出發,栓柱很自然的就想驗證先帝是否死於下毒。

兩者都排除,就能證明謠言就是謠言。

進入地宮之前,好學的栓柱請教了原四川刑偵大隊的丁處長,並最終學到銀針測毒法。

此法也是大清司法體系對於驗毒的常規運用,但通常僅限於死亡時間較短的沒有腐爛的,如果已經變成白骨,那就需要更高階的辦法。

比如上籠屜蒸煮。

幸運的是,先帝當年選樓盤的眼光相當不錯,比聖祖爺高明得多,西陵的風水相當好,使得地宮中先帝的屍體被完整保留,並沒有在四十年漫長歲月中於棺中化成一堆白骨。

那樣上籠屜就費事了。

藝高人膽大的栓柱趁著少爺專心那三件寶貝的空當,悄悄摸出了幾寸長的銀針。

為了確保檢測結果正確,他還進行了多樣性檢測,就是在先帝的嘴巴、喉嚨、胃部分別刺入銀針。

三次檢測結果銀針均發黑。

鐵證,先帝就是死於下毒!

兇手除了太后不可能有別人!

栓柱的意外發現讓賈六也是大吃一驚:雍正真死的冤枉?

箭步上前仔細檢查栓柱手中銀針,強烈好奇心促使賈六也將針在雍正喉嚨刺了進去,拔出來看發現還是黑的。

“少爺,不用試了,我都試三次了,先帝真是被人下毒害死的,不用說肯定是太后那個惡毒女人,您可一定不能放過她啊!”

楊植一臉激動,因為他的發現有可能改變大清政壇走向,甚至有可能促使少爺不再保乾隆,直接另立新君。

畢竟,少爺是大清的忠臣。

“沒理由啊,”

賈六嘀咕一句,又將銀針朝雍正肚子部位刺去,結果卻被什麼硬物擋住刺不進去。

“被子下面有東西!”

栓柱眼明手快,迅速用手扒拉蓋在先帝身上的經被,結果在先帝龍袍中摸到一隻盒子。

由於盒子是放在先帝肚腹處且藏在龍袍下,保柱先前沒有注意到,因此頓感羞愧,認為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

賈六心情開朗,他就說嘛雍正的棺材裡不可能就三件東西,原來還真有好東西貼身藏著。

藏的如此隱秘,活該他鬼子六再發一筆橫財。

見從先帝身上發現一錦盒,奎侍郎也趕緊擠過來看,臉上的神情如同棺材中躺著的不是先帝,而是域外來客般稀奇。

就是那雷主事也是一臉的八卦,之前他得知要來泰陵時,還特意翻看了內務府早前存檔,所以知道先帝棺中有三樣寶貝,但存檔中沒有說先帝棺槨中還有隻盒子。

好奇心驅使之下,自是想知道盒子裡是什麼。

“大人,快開啟看看是什麼寶貝!”

火把下梵偉好像割了雙眼皮似的,原本眯眯小眼變得又大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