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說話越來越好聽了。”

丁副主任的回答讓馬車內的賈六腰桿不自覺的硬了許多,心情也一下大好,先前的鬱悶那是一掃而光。

是啊,為了大清他都已經犧牲了自己的道德和臉皮,也犧牲掉了老太爺,那再犧牲個弟弟算什麼,必要時候老子也是可以舍掉的嘛。

更何況那個弟弟究竟是不是賈家的種,目前為止除了大全信誓旦旦,其他人都存疑。

包括賈六那兩個姐姐。

如此,就算賈六把這個弟弟弄死,兩個姐姐最多埋怨幾句,多半也不會說什麼。

這年頭,對於血緣可是看得極重。

女人要是膽敢和別人生子冒充夫家血脈,那是子要除掉,母要浸豬籠,官府都不會管。

丁副主任的明君說讓賈六暗下決心,準備大義滅親。

他可不允許有一個比自己兒子還小的皇叔存在。

別辛苦大半輩子,最後便宜了個假兄弟。

議政王公大臣會議三天後舉行,按軍機處擬定的會議章程,首先是王公大臣推舉帽子王人選,就是提名。

獲得提名的宗室才有資格正式成為帽子王侯選人,沒有獲得提名的宗室自然就失去角逐帽子王的機會。

正式票選日為八月二十五日,地點就在養心殿。

屆時凡有資格參加議政王公大臣會議的文武都要參加,並在會議上對侯選人投票,根據票數高低確認最終帽子王人選。

除安親王、怡親王、信郡王、順承郡王四家外,可提名帽子王數為十個,但最終只選五個。

就是會後大清的帽子王總數為九。

那麼,誰能獲得提名就至關重要了。

不過,賈六認為十個提名人選有點不合理,愛新覺羅黃帶子排隊能排到圓明園,憑什麼就選十個呢。

所以,他讓先一步回京的奎尼以禮部名義上書,要求增加提名人選。

最低也得25個。

能夠提名侯選人的只有親王、郡王、軍機大臣、六部尚書、八旗都統以及總督。

其他人包括巡撫都沒有提名權。

每個人可以提名五個。

要是奎尼上書獲得軍機處透過,那賈六就獲得15個提名權。

直隸總督五個,禮部尚書五個,吏部尚書五個。

問題要是每個人都提五個,而且都不重合的話,那侯選人總數可能會達到上百人之多。

這就又需要一次票選了。

也就是二次創收。

賈大人提名你一次五萬兩,回頭侯選人獲得最終提名資格再收你十萬兩,最後議政王公大臣會議作最終票選時,再收你個五十萬兩,不貴吧?

一套流程下來,賈大人掙個幾百萬兩不應該?

都是辛苦錢,而且還要鬥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