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富沒有以乾隆名義下旨給天下督撫、將軍、都統們,要他們統統來京開會,就是京師附近幾個省份督撫進京。

關外那邊,連通知都沒有。

一來時間根本來不及,讓廣東總督李仕堯進京,路上得走幾個月。

二來好多人也根本走不開,如圍繞湖廣的數省督撫,哪個敢騰出手進京開會。

三來就是老富也不敢讓那麼多地方實力派進京,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京裡發生“反富”運動。

除了互助會成員,那些個督撫可沒一個跟他老富有交情,全是乾隆任命的。

“額駙,您是否進京開會?”

金簡是內務府大臣,有資格參加議政王公大臣會議,恩明這個工部侍郎也有資格,所以他們都準備回京開會。

對於帽子王人選競爭這事,這兩人也是挺八卦的。

至於他們手中這一票怎麼投,那當然要尊重賈佳大人的意見。

誰讓賈佳大人待他們如父母般疼愛器重呢。

“去,這是本朝的盛事,就是天塌下來我也得去!”

開會,開大會,能在主席臺就座開大會,可是堪比“彼可取而代之也”的無尚榮耀,就是爬賈六也要爬過去,因為他不能失去這份榮耀。

當初要不是老富連開會都不通知他,他也不會氣得反水幫乾隆復辟,不然這會乾隆已經在他的地宮躺著了,說不定也搬了家。

更何況,投票決定帽子王人選就是賈六的主意,因為他認為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圍繞帽子王展開的爭端;也能重啟國議制度,為將來票選皇帝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個制度可以讓他發一筆橫財。

加上恩明和金簡這兩票,理論上賈六手頭能夠調動的票數也很恐怖。

光地方督撫這一級,他就擁有本身直隸總督一票、直隸佈政老楊一票、天津巡撫徐績一票、山東巡撫國泰一票。

朝廷裡,吏部和禮部的滿漢尚書、滿漢侍郎十二張票,也是拿捏的妥妥。

再有漢軍八旗都統這八票,一共就二十四張票了。

大舅子信郡王淳穎包括正藍旗滿洲都統那兩票肯定要聽賈六的,色大爺安親王父子三人掌握的票數,怎麼著也得給大表侄個面子吧,就算跟老富一人一半,也能拿下幾張。

算算的話,三四十張應該沒問題。

票多了,那當然就要賣票了。

誰給錢,就投誰的票。

公平公正。

也是民主的真正體現。

一聽額駙要進京開會,恩明同金簡立即表達了忠心,就是奎尼有點擔心,不太放心提醒大清的真天子:“額駙最好別去,下官怕富中堂借開會的名義把您給...”

沒敢直說,應該是做特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