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栓柱老爺(第2/3頁)
章節報錯
之前想讓栓柱掛職永平知府,主要真是考慮栓柱資歷不足,沒有具體行政經驗。
畢竟,栓柱之前雖也是四品的護軍參領,但這個護軍參領並不實際管事,真管事的話也不過管幾百人而矣。
可這四品永平知府卻是管著幾百乃至上千平方公里土地,以及幾百萬人口的。
因此擔心栓柱幹不好這個知府。
沒想栓柱反應如此強烈,梵偉個半道出家的都當上知府了,沒理由不給自己最忠心的夥伴一個知府大人乾乾的。
至於他擔心什麼,其實是心證問題。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
大清有共進會,還有互助會;有保皇黨,也有倒皇黨。
自然而然,身在俗世中的賈六身邊的人也會有一個個小團伙。
血緣、利益、信仰、包括鄉土在內的種種因素,都會使人自動類分。
用小孩子的話講,我跟他玩不跟你玩。
很明顯,由於經常在一起,賈六的身邊已經形成了以栓柱、保柱、丁慶為首的一個小集團,可能就任保定知府的梵偉也是這個小集團的一員,不排除李安全、扎木爾、來旺、德木他們也是這個小圈子的一部分。
現在,這個小集團尚未表現出明顯的社團化,但將來一定會形成一個可以在朝堂競爭的社團勢力。
非要形容的話,這個小集團就是御營派。
同樣,阿思哈、奎尼、楊景素他們也會形成一個集團。
遠在四川的博清額、李世傑;遠在湖廣的祖應元、王福、鮑國忠他們;還有在臺灣鍛鍊的楊遇春、劉德等都會自發形成一個個小集團。
也正是這一個個小集團構建了共進會,構建了賈六的基本盤,使得他能夠成為大清最年輕的封疆,也極有可能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太祖皇帝。
賈六擔心現在大家共同敵人是大清,將來賈家王朝成立了,沒了共同敵人的這些個小集團,會不會在朝堂、地方上形成各自的勢力範圍,互相黨爭不斷,影響到賈家王朝的穩定與發展?
這個擔心不是杞人憂天。
弄不好還會有滿洲派同漢人派相互競爭。
後黨、太子黨、親王黨什麼的。
無論賈六有多麼英明,他所建立的王朝也避免不了任何封建王朝的弊病。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也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現象。
但,賈六卻不打算扼殺或壓制內部的團伙競爭,反而想要火上加油,讓以自己為首的各個小集團不斷壯大,各自形成一定的勢力代言人。
因為,他有足夠信心讓這個團伙競爭往良性方向發展,原因在於他壓根不是人。
一個幾百年的老鬼,還搞不定封建時代往資本時代轉變的各種“痛病”?
給賈六五十年,他都能讓不列顛群島成為帝國的邊角料,讓美洲大陸成為帝國最耀眼的明珠。
知府是給了,現在賈六要聽聽栓柱如何治理永平,如何開展文獄,如何最大程度減少文獄對永平官府體系的影響。
就是考試了。
治理一府之地,栓柱那是張口就來,說了一大通,一大半賈六聽著耳熟,全是他在《大清日報》上發表的。
說是套話吧,不合適,因為這些道理的確是治理地方的良方。
說不是套話吧,也合適,因為這些道理陳辭濫調兩千多年了。
“如果你真能按照剛才所講施政,那你這個知府就不是合格,而是絕對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