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國,賈大人是專業的。

相比夢寐以求的中國市場,東印度公司的那幫英國紳士們大機率會不擇手段從國內弄來蒸汽機。

形象比喻,蒸汽機值一百塊,那中國市場值一個億。

英國紳士們知道如何取捨。

更何況,眼下蒸汽機蘊含的巨大價值,恐怕英國紳士們自個也沒徹底明白過來。

如果紳士們足夠高瞻遠囑的話,甚至還會主動扶持韃靼帝國的賈佳總督為他們在東方的代理人。

因為韃靼帝國的政策經常會隨著皇帝的喜好而變動,想要自由貿易真正成為這個老大帝國的國策,有必要從內部改變這個老大帝國。

來自韃靼帝國心臟地帶極其開明,富有遠見,甚至還能說幾句英格來西的總督大人,顯然是西洋各國通商貿易的最好夥伴。

歷史上,西方各國對於東方的嚮往與渴望,那真是讓人感動的。

賈六不介意成為各國爭相拉攏扶助的物件,他需要同西洋各國更進一步的密切交流,利用正在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西洋各國的研究成果壯大自己。

已經建立百年之久的殖民貿易體系,更是賈六垂涎欲滴的存在。

叫掠奪也好,叫生意也好,叫互助也好,本質上對於本國之外的一切經濟貿易,暴力的還是非暴力的,為的都是服務本土。

也就是本國優先。

這一點西洋各國貫徹的挺實在。

天津知府朱大文還是乖乖充當了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談判的“大使”,賈六以總督名義下令大沽口遊擊陳某派出三艘戰船護送朱大文前往澳門,尋求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接觸,繼而展開雙方的談判。

賈六更是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寫了一封親筆信,信中熱情相邀東印度公司能夠派員前來天津,實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約翰賈對於他們的熱情與友情。

鑑於朱大文到了澳門可能兩眼抹黑,弄不好會被當地的洋騙子給糊弄了,賈六又特意寫信給遠在臺灣同楊遇春正在經營基隆港,並同天地會義軍準備對渡臺清軍發起決戰的劉德,讓其透過天地會的路子在廣東給朱大文的使團提供幫助。

也就是提供懂行的人充當中間介紹人。

之前賈六就讓劉德透過廣東天地會到澳門購買了一批槍械和書籍,聘請了幾名技術人員。

這次再合作算是輕車熟路了。

除了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接觸外,朱大文還有個任務,就是替即將進行的北洋通商儲備人材。

說白了就是挖十三行的牆角,儘可能多的用高工資將懂貿易的人材挖到天津來。

當然,有可能的話,也可以同法國人、西班牙人、比利時等國商人接觸。

賈六雖然很想得到英國紳士的幫助,但他可不想讓英國人成為荷蘭那樣的二道販子,而是鼓勵百花開放,諸洋紛紛來朝的。

不過前提,肯定要對英國人優待,沒辦法,誰讓賈六一窮二白呢。

不指著英國人,總不能指著閉關的幕府和朝鮮的李朝吧。

隨行的除了一百名護送官兵外,還有兩名通事,以及一個叫萬斯友的比利時教士,其專業是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