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白銀是可以自由流通兌換,問題是白銀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是國家法定貨幣。

自始至終,銅錢才是歷朝歷代的法定貨幣。

當然,個別時期短暫出現的鈔票也算。

銅錢一般分兩種,一種民間稱銅板,也就是印有“元寶”或“重寶”、“通寶”字樣的銅錢,類似後世十塊、二十塊,乃至五十塊的紙幣。

另外一種就是普通小銅錢,外圓內方,俗稱“孔方兄”,類似後世一元、五角、一角硬幣。

市面上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康熙後期、雍正及乾隆時期鑄造的銅錢,順治年間的已經較少。

原因自是年代久遠,損耗因素。

白銀流通主要在大宗交易上面,由於白銀攜帶運輸不便,所以又衍生出錢莊票號這一金融體系產物。

市面上常見的白銀也不是什麼銀錠,多是那種不知道剪了多少刀的碎顆粒,重量以錢計算的那種。

或者是那種專門打製的規格銀豆子。

基本上每家做生意的店鋪都放有稱重的小秤。

白銀必須稱重這一先天不足,註定其在民生市場這一塊比不得面值更簡單的銅幣來得便捷。

想要讓白銀同銅錢一樣真正具備貨幣屬性,大規模流通,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打造銅錢制式的銀元。

離京前同和珅在崇文門步軍臨時統領衙門的密談中,和珅就給東閣賢弟展示了一枚來自西洋人的銀幣。

和珅希望東閣賢弟就任直隸總督後能夠支援他向富勒渾進言,於戶部試製銀元發行天下,這樣不管是國內貿易還是同洋人的海外貿易,朝廷都能從中獲得巨利,從而解決當下國庫嚴重缺錢的經濟問題。

再不想辦法開源,僅湖廣戰事就能將大清拖入無底深淵。

之前金川用兵時,兵餉已然佔國稅十之六七。

現在,這一比例更是高達十之七八。

再不搞錢,大清等著破產吧。

當時聽得賈六就很感動。

和珅這人果然是愛國的,難怪他一個人撐起來乾隆後期十幾年的家。

經濟頭腦不是一般的活,而是特別的活。

嘉慶個傻帽要是跟他阿瑪一樣用和珅,估計鴉片戰爭根本不會爆發,因為和珅是滿洲高官中難得的支援各國通商派,對西洋各國情況十分了解。

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馬爾噶尼的使團就是和珅引到京師的,可惜被他的主子給否了。

很難說嘉慶查抄的和珅八億兩財富不是和珅本來就替他準備的。

所以,殺雞取卵用在嘉慶身上,再合適不過。

這也是為何賈六極力保下和珅繼續擔任戶部侍郎的原因之一,宏觀層面上,他鬼子六敢說世界第二,沒人敢稱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