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嘴子叨叨,就差要護軍官兵跟高速公路收費員一樣,對看到的每一個百姓都要掛上笑臉。

這才沒有出現攔路告狀的,被護軍官兵當場用箭射殺的烏龍事。

攔路告狀也是這個時代很有效的喊冤手段,受交通工具速度限制,大官出行很容易走漏風聲,走的也很慢。

遇上了,一般為了名聲著想,官員多多少少都要過問一下。

認真一些的,自然就能還苦主一個公道。

要是京裡下來的,哪怕是一個御史,都能百分百明察秋毫。

無它,如賈六這種想包裝青天的官員,比比皆是。

青天不僅是榮譽,更是政治資本。

時代進步了,交通工具速度快了,這類事情漸漸消聲匿跡,從此成為傳說。

心急火燎往前方現場趕的賈六恨不得插上翅膀,並在心中預演了若干畫面,大致參考了狄仁傑、包拯兩位。

當然,主要是影視劇的畫面。

栓柱在後面一路緊跟都沒能追上少爺的腳步,且看少爺的樣子哪裡像是聽說有人受冤而感到憤怒無比,反而是興奮連連。

隱隱還能聽見前方的少爺在哼小調,什麼保定有個賈青天,鐵面無私在人間,臥龍鳳雛在身邊,共進好漢來相助...

少爺就是少爺,文采飛揚跋扈,那七步成詩的曹子建都得靠邊站。

臨進現場大概百米處,賈六變臉似的掩去笑容,小步快跑也變成一步三頓,習慣性的一手負後,一手放前,面上是不怒自威。

刻意走的慢些,好讓栓柱同貼身衛隊跟上。

總督大人的牌面這個時候不展示一下,什麼時候亮相?

前方開路的護軍是中軍第一營,由原黑龍江索倫營改編而來,帶隊的是參領石爾泰。

看到賈佳大人到來,石爾泰忙同部下軍官上前行禮。

賈六示意免禮,問石爾泰到底是什麼事。

“回大人,是個叫孫翠兒的姑娘為其兄孫樂和喊冤...”

石爾泰簡單說了下,然而緊接著卻說剛才有安肅縣衙的人過來將孫翠兒帶走了,說此女是一個瘋子,四里八鄉都知道。

“......”

賈六沒有罵石爾泰,他知道這些索倫漢子不曉得官場險惡,也不曉得地方都有哪些操作手段。

好在,他知道。

因為,他以前就幹這個。

這個行業打先秦開始就一直傳承,只不過說法不同而矣。

歷代朝廷對此現象也深惡痛絕,制定若干制度確保苦主可以上告。

如明代于都察院、刑部乃至錦衣衛衙門邊都設有登聞鼓,鼓聲一敲,天王老子都不得攔阻敲鼓人。

清承明制,於三法司也都設有相關單位。

問題是很多苦主根本沒有機會進京,乃至連省裡都去不了。

有時進了京都沒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