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賈富私人條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珅走後,賈六稍事休息後繼續開會。
這種事情他最討厭,但又樂此不疲。
頗有點痛並快樂著的意思。
會議主題是移防交接事項。
根據《賈富私人條約》第三版,賈六必須在離京前將至少七處內城門的控制權交出,由直隸小九處、密雲移防進京的八旗兵接手。
在賈六前往保定就任後,最後兩座城門控制權也交由,打著圓明園護軍旗號的四川總兵瑪爾沁負責。
至此,京師衛戍部隊完成正式換防。
根據條約細節,隸屬賈六的部隊分批移防直隸小九處,以及密雲、熱河、綏遠等地,今後這些部隊的糧餉也由直隸總督衙門撥付,不再由兵部發給。
對此,賈六並沒有異議,因為直隸小九處駐防八旗的糧餉開支本就是直隸總督負責,連帶著小九處駐防八旗兵的指揮權也歸直隸總督。
如此加上歸直隸總督節制的直隸提督、古北口提督;以及馬蘭鎮總兵、泰寧鎮總兵、宣化鎮總兵、天津鎮總兵、正定鎮總兵、大名鎮總兵、通永鎮總兵,熱河、綏遠、山海關、密雲等處駐防八旗兵,名義上歸直隸總督指揮的軍隊總數是39420人。
這個數字比康熙年間多了9000人,多出來的這塊主要是熱河方面。
熱河方面也是直隸總督惟一無法直接調動的所在,此地是皇帝行宮,因此設有正副都統直接管轄駐防八旗。
正、副都統向皇帝負責,而不受直隸總督差遣,除非有旨意。
不過熱河都統扎蘭泰率兵謀逆,導致熱河駐防八旗主力全軍覆沒,因此熱河現在的駐軍大概不到三千人,其中還有很多是內務府包衣營。
給老四鬼子生下最小女兒的惇妃汪氏,其叔叔滿鬥就是內務府派在熱河行宮的管理大臣。
圍繞熱河駐軍指揮權,賈六自是與老富有過爭吵,最終在其堅持下老富將熱河駐軍指揮權交出,也就是允許賈六推薦一人擔任熱河駐防副都統,由此獲得對熱河駐防八旗的指揮權,但這個副都統的管理範圍不包括熱河行宮。
具體為行宮十里之內,由管理大臣負責,熱河副都統無法過問。
賈六同意。
沒有皇帝的行宮,對他而言真沒有興趣。
之所以想要拿到熱河駐防八旗指揮權,主要是看中當地的戰馬資源,除了太僕廠在那有兩座馬廠外,當地八旗也有自己獨立的牧馬地。
鄰近的蒙古各部也都能提供優質戰馬。
說白了,賈六要熱河,其實就是想要戰馬從而打造一支聽命於他的騎兵而矣。
熱河駐軍精銳已經覆沒,餘下的老弱病殘賈六不把他們裁撤掉是看在大家都是老滿份上,所以給這幫八旗老弱婦孺留一碗飯吃。
將來壯了,指定將他們就地開革出旗,轉為漢民治理。
撤出京師九門的部隊主要是參與了滿城不祥事件的京師綠營馬步兵。
一支綠營兵公然衝進滿城,洗劫王府,雖然有平亂大義,且被改編為了護軍營,屬集體抬旗入中央禁軍,但顯然不管哪一方勢力都無法接受這麼一支部隊駐紮在京師之中。
王公大臣也好,旗人也好,都覺這支整體抬旗的原綠營兵是個異議。
殊不知漢軍八旗在一百年前也是這麼抬進八旗的。
賈六也不想將自己在北方好不容易拉起來也養熟了的兵馬交給老富,因此早就制定了移防計劃。
當初改編護軍時,分左右中十六營,兩翼各領六營兵,每營兵500人,分駐各城門及所佔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