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從前,賈六對這句話感觸不是太深。

但時隔三年之後再次站在前門大柵欄時,他內心的情感一下就醬爆了。

也終是體會到這話甚麼意思。

發達了不來見老相好,不在初戀面前,不在小夥伴面前,不在當年欺他少年窮的老鴇面前嘚瑟一下,還不如不發達!

年少時的一幕幕過往,如電影畫面般在賈六腦海中一幀幀的播放著。

大玉兒,小桃紅,四喜,大妞兒

幽靜的前門,純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讓人心生向望,一探究竟的那種感覺。

深深的吸了口空氣,賈六確定就是那個味,並且斷定眼前表面平靜的各大衚衕中實則暗藏殺機。

不知有多少男兒正在赤身搏殺,不知多少女兒正在閉關鎖敵.

廝殺之激烈,以致空氣中都瀰漫一股石楠花的味道。

呼!

出了一口長氣,賈六臉上多了幾分凝重。

這件事他本來是不想管的,但栓柱說的對,既然遇見了不管似乎說不過去。

畢竟,他行走江湖這麼多年,向來都是做好事,絕沒做過一件昧良心的壞事,更沒有欺負過一個百姓。

要說這大清朝還有誰一心為國為民,除了他賈佳額駙,還有誰?

於現實而言,王和尚從災民處便宜賤買女娃娃,擱後世那是捅破天的事,然擱在大清這個時代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甚至,其將女娃娃轉手賣入衚衕,於這些女娃娃及其家人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總比餓死好吧?

生存面前,本就沒有道德可言。

你道這女娃娃叫賣入衚衕乃非人遭遇,可你道那女娃娃被投入湯鍋之中就是福報了。

賣一女活一家。

不賣,死全家。

當爹孃的如何選擇?

這世上,又有多少爹孃願意骨肉分離,願意女兒從此淪為他人玩物?

千言萬語,落在紙上,不就百姓苦三個字麼。

時代的悲劇。

清水教亂是賈六親自平定的,對於此次教亂及山東情況,他比誰都有發言權。

山東這幾年情況是很不好,王倫能夠成功發動起義,便是得益於山東災民遍地,人人都想有個活路。

哪裡是什麼反清。

純粹就是求活。

當然,山東災情嚴重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山東吏治的敗壞。

山東巡撫國泰可是乾隆朝有名的貪官,在其領導下,山東官場能有幾個實心為百姓的官?

只是,這個國泰如今可以說是賈六的盟友。

不是賈六非要和這個狗官狼狽為奸,而是他需要這種狗官。

狗官,通常沒有底線。

利益到位,讓他賣了大清,也不是不可能。

“都來了?”

一身便衣的賈六轉身看向身後緊急趕來的護軍諸將領,手一揮:“左翼負責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衚衕、陝西巷衚衕;右翼負責石頭衚衕、廣福衚衕、朱家衚衕、李紗帽衚衕。中軍負責衚衕以外區域,打現在開始,不許出,不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