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朝廷的體面只能用錢衡量(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養心殿的官員不止和珅一人,還有兵部尚書伊勒圖、侍讀學士紀昀,內閣學士嵩貴三人。
和珅沒有看到密摺內容,因此並不知皇上所言議罪銀是何意。
“朕倒是糊塗了。”
乾隆將新任四川提督兼辦旗員遊擊事領隊大臣賈佳世凱的密摺遞給和珅,又示意伊勒圖、紀昀同嵩貴都看看,然後說說對這議罪銀的看法。
最先看完的紀昀直接搖頭,道:“皇上,臣以為以錢代罪不可取。”
乾隆看了眼常被他罵為娼優之輩的紀昀,並未動怒,只淡淡問他:“為何不可取?”
紀昀當下將此制壞處說了,無非阿桂若是蓄意謀反,則金川軍中阿桂黨羽都當嚴加法辦,現在四川提督卻要搞什麼以錢代罪,公然放過這些阿桂黨羽,豈不是顯得朝廷是非不明。
而且此制一旦開端,肯定會讓軍氣大壞,上下官員將領更加肆無忌憚什麼的。
乾隆未語。
紀昀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卻不合他心意。
阿桂是否真有反意,富勒渾為何未經請旨便殺阿桂,福長安之死又是否是阿桂所為,疑點太多。
這也是他為何召回富勒渾當面責問的原因。
在查清事實真相前,冒然查辦阿桂餘黨,不僅於事無補,也會讓大軍為之動搖,不符合朝廷利益。
“皇上,臣以為此法可行!”
說話的是兵部尚書伊勒圖,四川總督富勒渾的連襟。
乾隆道:“說說看。”
“奴才以為正如四川提督所言,當前金川軍前穩定大於一切,若能使阿桂黨羽主動繳銀以代其罪,皇上寬宏大量不行追究,當能使阿桂之亂影響降到最低...”
雖然是富勒渾的連襟,伊勒圖身為兵部尚書還是要著眼於大局的,眼下頭等大事不是追究阿桂及其同黨,而是要穩定金川十萬大軍。
這個說法很合乾隆心意,不由點頭,又問內閣學士嵩貴的意思,結果這位內閣學士竟是直接跪下道:“皇上聖明!”
把個乾隆逗樂了:“朕說什麼了,你就說朕聖明?”
嵩貴抬頭道:“皇上說那些銀子本就是皇上的錢,臣以為皇上說的對!”
乾隆沉思。
幾千萬兩銀子投在金川巴掌大的地方,這銀子哪去了?
說金川那幫文武個個都是清廉如水,乾隆自己都不信。
所以,這議罪銀不就是將他這皇上撥去的錢再收回來麼?
“朕尋思百官無論旗漢,難免偶有過失,或一時糊塗,若因此革職查辦,何人可接任辦事?難不成要將滿漢官員全部肅清不成?”
乾隆定性,金川之事不再追究,不得以肅清阿桂餘黨為名牽連諸員,並要軍機處馬上擬旨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