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四川提督鬼子六(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叫不似尋常賊為!”
收到又一養子福長安遇難死訊的乾隆,真的是暴跳如雷,將最心愛的玉如意都給砸了。
福康安死,固然令身為姑父的乾隆心痛,但康安畢竟是為國戰死,雖死猶榮,縱使痛心也無可奈何。
且康安之死隱自取其禍,內中實情乾隆心知肚明,因此即便再如何寵愛這個視如己出的養子,也絕不可能因此牽怒金川軍前,最終也沒有就此罷撤負有直接責任的阿桂,只是革了他幾個兼職。
對其他相關人員處分也輕,但是長安之死,四川巡撫李世傑的急遞寫的明明白白,經按察使司衙門人員堪驗現場,長安一行不是死於意外,而是死於謀殺,且兇手絕不似普通賊人。
李世傑雖沒有明言,可養心殿這眾大臣們哪個不知道此事定和阿桂有關係。
不是普通賊人,不就是軍中的麼!
此時殿內滿漢大員十多人,軍機處六大臣俱在。
分別是于敏中、福隆安、索琳、慶桂,以及以刑部侍郎身份兼任軍機大臣的袁守侗,以戶部侍郎身份在軍機處行走(見習)的梁國治。
除軍機大臣外,議政大臣、兵部尚書伊勒圖;議政大臣、辦戶部事的英廉;左都御史阿思哈;內閣學士、工部侍郎董浩等人皆在。
另有御前大臣克興額,領侍衛內大臣珠滿等人。
履郡王永珹因給太后請安,聞訊也趕來了養心殿。
永珹就是四阿哥,只是現出繼給和碩履懿親王允裪為後,降襲履郡王。
除了這些人外,六阿哥質郡王永瑢也在,其幾天前剛被皇阿瑪點為四庫全書館總裁官,今天是過來向皇阿瑪請示關於焚禁書籍一事。
《四庫全書》修撰以來,按皇上旨意是錄多少書便毀多少書,也就是收入庫中一本,便要禁燬一本。
錄入庫中之書也要如修明史一樣,冊冊經十人核驗,卷卷要百人過目,絕不使任何有損大清的文字(形象)於書中出現。
一些重要經典也要加以修飾篡改,方能入庫。
前番擔任四庫全書總裁官的劉統勳編定了毀書目錄1500餘種,計要毀禁書籍48萬卷之多。
但因劉統勳突然去世,此事便耽擱了下來。
永瑢接手之後第一件事便是秉承皇阿瑪心思,主抓禁燬一事,擬將禁燬書籍範圍擴大,銷燬書籍70萬卷以上。
父子二人正說毀書一事時,軍機處便來“報喪”了。
氣得乾隆將早年聖祖爺賜給他的玉如意都砸碎成幾截。
朝廷上下也是聞者驚悚,一時各種猜測遍佈京師。
主流猜測謀殺福長安的必是阿桂,因為只有此人有殺人滅口的動機。
軍機處內更是燈火通明,一撥撥使者快馬往金川而去。
第二天,四川總督富勒渾急遞進京。
其在急遞中直接認定福長安之死乃阿桂所為,為防阿桂狗急跳牆起兵造反,在沒有旨意的情況下,富勒渾以其總督所持王命旗牌調撥諸軍包圍大坪,以防阿桂領兵造反,造成局勢糜爛。
同時更向朝廷呈遞大量關於阿桂在金川與賊私通勾結,縱容部下侵吞軍餉,私賣軍糧軍械給番賊的證據。
這些證據令得還想為阿桂說話的大臣們頓時噤聲,人人危及,惟恐出言不慎牽連自己。
“阿桂早年便曾勾結張廣泗通敵,坐陷訥親敗亡...現有證據表明,福侍郎遇害之事,阿桂即便不是主謀,也當知情...”